刘祎之( 631—687),字希美,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唐初学者。少以文藻知名。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参决政事。又与人同撰《列女传》、《乐书》等共千余卷。曾一度坐事放逐。则天临朝,倍受信任,官至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后以私议太后返政,并受人诬告,被赐死。
诸城连接控吴中,群贼无知枉见攻。谁识主人多胜算,关门闭得不通风。
故人清晨来叩庐,野人尚作深岩居。握手扫地坐相语,忆昔交游俱不如。
情真唤妇馔鸡黍,道厚抚躬惭绪馀。多病寻常少筋力,感慨直欲凌空虚。
手持金盏滟斜晖,目送归鸿万里飞。还似习家池上日,醉中倒载接䍦归。
皑如玉山雪,皎如瑶台月。郎来骑白马,调妾桃树下。
桃叶何柳柳,不谓君行久。倚门问来船,见郎寄书否。
登山聊一梦,谷口旧丘亭。人岂仙桥重,地因太史灵。
文章空有托,松柏忍为听。长醉歌凫舄,秋风若解醒。
东山素月何婵娟,诗人爱此相留连。南北东西桂影直,三五二八清光圆。
生魄死魄不二理,古人今人同一天。安得骑鲸李谪仙,吾欲对影沽十千。
东风吹归雁,离离翔天侧。朝发衡阳浦,夕过阴山碛。
嘹唳浮云中,万里才一息。眷言思亲者,相望有南北。
抚州竹扇制来新,邓子持归赠野人。六月江南如此热,海风一起静黄尘。
圣主端居念远民,尽将休戚寄斯文。时来宣化堂中坐,应念田中正苦辛。
绿树阴中日正长,黑甜人世在羲皇。有朋时共谈今古,漫说伊周治世方。
听经猿去已多时,梧竹风标入梦思。暗粉尚留多宝塔,长廊空见舍田碑。
石池雨过添新水,老柏年深换旧枝。闻道灵源高阁上,至今人诵小山诗。
黄沙满目春水深,黑风卷地愁云阴。长年三老卷相待,扁舟几叶浮波心。汉家健儿心胆颤,冯河暴虎无咨起。蹴踏洪涛若飞去,老胡缩手空嗟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