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送沈宏诗

燕赵多佳丽,白日照红妆。荡子十年别,罗衣双妆长。

春楼怨难守,玉阶空自伤。复此归飞燕,衔泥绕曲房。

差池入绮幕,上下傍雕梁。故居犹可念,故人安可忘。

相思昏望绝,宿昔梦容光。魂交忽在御,转侧定他乡。

徒然顾枕席,谁与同衣裳。空使兰膏夜,炯炯对繁霜。

(481—539)南朝梁彭城人,本名冉,字孝绰,小字阿士。七岁能文,年十四,代父起草诏诰,号“神童”。梁武帝天监初,起家著作佐郎。后迁尚书水部郎。作诗得武帝嗟赏。累擢秘书丞,廷尉卿。被到洽所劾,免官。位终秘书监。
  猜你喜欢
路长春欲尽,歌怨酒多酣。白社莲塘北,青袍桂水南。
驿行盘鸟道,船宿避龙潭。真得诗人趣,烟霞处处谙。

雍容閒雅许君都,万绪相逢一笑无。休把盛衰观世谛,且将言语共诗图。

人亡人得同吹吷,潮落潮生等据梧。只恐后庭歌不尽,曲终翻被鬼揶揄。

身狎吴儿家在蜀,春深屡唱思乡曲。
峨眉风景无主人,锦江悠悠为谁绿。
绝壑垂萝莲出泥,灵根泻碧潄春曦。
支筇得住烟云上,剩看飞流溅沫时。

良月满高楼,高楼仍中秋。午夜冷露下,千里寒光流。

何人将此鉴,拂拭新磨休。照破万古心,白尽万古头。

落花流水浅深红,尽日帆飞绣浪中。
桑眼迷离应欠雨,麦须骚杀已禁风。
牛羊路杳千山合,鸡犬村深一径通。
五柳能消多许地,客程何苦镇匆匆!
一篙新绿浦东西,雪絮漫江鴈不飞。
宿雨才晴风又转,片帆那得及时归。

轻烟一抹连天碧。帘前规月和烟白。翠竹落梅疏。相怜雪霁初。

博山香欲烬。风透纱窗冷。四望寂寥寥。闲阶花影摇。

炎宵不能寐,起坐蹇絺帏。繁星丽中天,明河连曙晖。

凉风不满鬓,落月犹在衣。中庭草木稠,宿露朝未晞。

人生亦旦暮,急景无停机。抚时怀美人,欲往情依依。

暑寒互推迁,安得愿无违。

黄莺乱啼门外柳,雨细清明后。能消几日春,又是相思瘦。梨花小窗人病酒。

白发近年见,十中三两茎。半因愁攒出,多为病添成。

梳里有时落,镊馀还又生。老知无可避,何处是功名。

黄渡坎西仍渡河,行行官树夕阳多。客程莫怨黄昏近,明月满空流素波。

花间飞上竹枝啼,才过黄丝又冷溪。蛮鸟亦知行不得,行人那向夜郎西。

竹翠捎窗露气清,鸥波一片照人明。听风听水寻常事,要向秋堂画月声。

令君剖剧久推贤,人谓贤如百里天。最绩已优恩已洽,讼堂无事日鸣弦。

喜椿庭。近来强健,团栾雁序欢声。正柳絮帘栊清昼,牡丹栏槛新晴,缓飞翠觥。
阿戎碌碌功名。但要无灵无难,何曾著公卿。且抖擞斑衣,笑供儿戏,共将乐事,细酬佳景,须知翠袖全盛绿黛,金章不换蓑青。松亭。中间顿个寿星。

犹是梁间语。记来时、绿波对掠,红帘双舞。阅历光阴香垒外,无限落花飞絮。

又早被、凉秋催去。雨细风斜都别意,只依依、尚为缠红缕。

重相见,定何许。

茫茫云海无边路。闻乌衣、往来何处,是伊家住。一半年华抛客里,底事这般辛苦。

且喜得、相随伴侣。差比人间离别少,便天涯地角长相聚。

书付尔,莫传误。

我祖绍高辛,火正世厥爵。王父大京兆,所居多赫赫。

皇考膺孝廉,聿脩信无怍。柔兆诞长昆,降予大荒落。

时在玄月五,蠢蠢得所托。七龄从师游,十龄竟小学。

十六列诸生,趋庭瘅以恪。十七当国难,我父懠不乐。

健儿数万师,西出尝锋锷。血化苌弘碧,虹为荆卿白。

嗟予孤小子,偷生不速斫。顾为爱日存,离乱空飘泊。

胡然梦我父,颜色宛如昨。训我读文史,归我旧时宅。

忘然在长别,欣欣多笑谑。觉来见我母,振衣强欢噱。

命我开屠苏,有酒不成酌。

破浪乘风信晚潮,一尊烟雨对金焦。江摇白羽麾三国,帘捲青山锁六朝。

镜里鱼龙听梵起,天边台榭旅魂销。浮踪何事分南北,欲借云房结胜招。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

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