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亳后出,莘野兴。一德懋,三台明。岁在午,月嘉平。
鼓坎坎,玉箫鸣。醉厌厌,椒醑馨。阅万古,所未闻。
肖说像,传尧文。盘诰出,德爵尊。依日月,庆风云。
等箕翼,奉羲轩。愿公寿兮锡公龄。
南僧如竹苇,在处即成林。虽去常人发,不异常人心。
邈哉端上人,所得趣向深。云泉香火里,日夕长苦吟。
为我有时名,踏雪来相寻。相寻缘底事,论诗复鸣琴。
我是折腰吏,衣带尘土侵。何以谢吾师,恨无虞师金。
上山下山山历历,松篁不改路非昔。杖藜聊欲问山翁,山空叶落无行迹。
检尽残编并断简。细数兴亡,总是英雄汉。物有无常人有限。
到头落得空长叹。
富贵荣华春过眼。汉主长陵,霸主乌江岸。早悟夜筵终有散。
当初赌甚英雄汉。
河山眼前,云霞足边。故乡一望依然,彼黄冠者仙。
匆匆两丸,苍苍九烟。白衣变幻堪怜,向南阳且眠。
五年不唤溪南渡,日夕心驰洛西路。山中今日见君诗,惆怅良辰又相误。
龙蛇大泽变风景,虎豹天门郁烟雾。丈夫不合把锄犁,青鬓无情忽衰素。
平泉漫作穷愁志,笠泽休题自怜赋。长安正有五侯鲭,肮脏谁能作楼护?
青灯老屋深蓬蒿,蝙蝠掠面莎鸡号。剑歌夜半激悲壮,松风万壑翻云涛。
区区墓上曹征西,我知惭愧王东皋。人生只有一杯酒,螟蛉蜾蠃安能豪。
我出何所适,行吟对清晖。著我烟霞屐,制我芙蓉衣。
天风扶瘦策,山云锁幽扉。下同麋鹿游,上与猿鹤飞。
小草陈野色,幽花发馀辉。无一不自得,深愧畴昔非。
嗟彼世网中,对面触祸机。樽俎潜鸩毒,笑谈杂嘲讥。
甘心陷危辱,畴能察先几。世缘吾已断,世好吾已微。
惟有金华峰,相看不曾违。荣华虽足贵,林泉不如归。
去去不复返,永食南山薇。
仙裳宫袖拥龙舟,一夕兵来罢盛游。万户千门兵烛冷,六军百职布袍秋。
御桥路坏盘龙石,金水河成饮马沟。日暮胡笳和羌笛,舞儿羞见锦缠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