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词 其九十五

萱草成窠杏子青,夜闻禁漏晓闻莺。吹回一觉昭阳梦,帐外春风太薄情。

(571—639)唐太原祁人,字叔玠。王僧辩孙。幼孤,性雅淡,少嗜欲,安于贫贱,交不茍合。隋时为奉礼郎。入唐,为太子李建成中舍人。太宗素知其才,召拜谏议大夫。圭每推诚纳忠,多所献替,太宗多纳其言,迁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贞观二年任侍中,与房玄龄、李靖、温彦博、魏徵等同知国政。能推人之长,有自知之明。因故贬同州刺史。官终礼部尚书。卒时,太宗素服举哀,悼惜久之。谥懿。
  猜你喜欢
残猎渭城东,萧萧西北风。雪花鹰背上,冰片马蹄中。
臂挂捎荆兔,腰悬落箭鸿。归来逞馀勇,儿子乱弯弓。

寒音珊珊落回溪,脩竹似与长风期。虚声帆影往来地,幽绝自有闲人知。

胸蟠万卷夜光寒,笔倒三江砚滴乾。
大似不蒙稽古力,只今犹著侍臣冠。

丹青明灭,霜著谁家树。满眼风光向谁许。送寒鸦万点,流水孤村,归来晚,月影三人夜舞。

金英秋已老,蜡缀寒葩,空里时闻暗香度。任一枝瓶小,数点钗寒,佳人笑,饮尽床头玉露。

看纱窗、红日上三竿,把蝶影捎空,在花深处。

濯罢鮫绡镜槛凉,无端重试午时妆。
新诗急记销魂事,分与胭脂一掬汤。

洞里天地阔,洞外日月长。峡山驱涛来,平楚青茫茫。

名山鹿王宅,一燹馀破寮。不如岩根松,安然鸱结巢。

堕身穷作僧,有才难世骄。广长然谭舌,祇与暝猿饶。

十年种梅花,九年愁雪彫。人寿春风中,心气落叶飘。

而师香台禅,手缚云根牢。犄角海柱孤,拄月青天高。

决水沼槐安,蠕蠕万虫逃。出林独磬声,不镇千笳嚣。

菩萨低长眉,但听雷音潮。恒河亿亿劫,此劫犹微毛。

师苟入劫亡,亡亦蜉与蟭。虽运金刚臂,破戒罔资刀。

为投蝇拂青,结束袈裟包。障面夺剑门,踏苇冲鼋涛。

人间一撒手,仙鬼并难料。明珠沈九渊,百计艰寻捞。

师实持定心,刚柔两无挠。苦行嚼烂蓏,息钵荒厓茅。

慧眼烛下方,白骨缠枯蒿。使尔寸腑慈,郁之生悲号。

三载怜刹那,泪竭眦为焦。琅然散玉屑,触耳知祥飙。

疾卷蚩尤旗,复喜太平遭。归山投旧龛,积瓦供牛窌。

视主转疑客,逐吠犬咬咬。幸留半席床,率意安团瓢。

两庑青莲台,弃肉堆腥臊。扫除不见功,薰涤久始消。

祇今复三载,约略治楣橑。譬诸农业田,种禾仅分苗。

天人递因革,色相皆电泡。讵拥琉璃阶,遂致文殊豪。

且拓南牖虚,面海延清飂。沙嘴一握峰,古黛青削瑶。

远移金庭梁,卓树蓬壶标。偃仰城闉松,拱若神灵朝。

戢戢下泛鸥,盘盘上飞雕。澹日浮作罗,乱烟散成条。

师忧耳目驰,束隅坐甘胶。奈何吾见闻,听其逝漻漻。

繄昔处同邑,嗅味亲兰交。离合廿七年,曾不转瞬遥。

每每慕师逸,愤愤怨我劳。乌防元关深,同困天魔鏖。

津在筏有归,师悴吾宜憔。病毁惭维摩,未由制烦呶。

逵鸿乏安处,梁燕来诙嘲。慕师一棱蔬,堪养冰姿姣。

知足乃无辱,顽灵均犁犛。要难七窍全,遂破乾坤胞。

分袂别师去,漫殷后期邀。长风襟带间,万里横滔滔。

朔风朝来放云叶,纷纷吹落龙沙雪。山河大地同一如,变化须臾亦奇绝。

参天松顶老犹强,抢地竹头低欲折。乱飘书帙爱窗明,狂入地炉惊火灭。

重衾方拥肤尚粟,冻笔将书肘先掣。未容衰白点鬓华,只许醉红生面缬。

何人清唱堕梁尘,有客高吟霏锯屑。昔贤句法今尚在,断臂阿谁心地瞥。

后生旷世安敢望,故事历劫徒能说。是中圣处公会无,一粒灵丹工点铁。

君不见浣花老翁初作掾,触热簿书尘满案。
坐曹束带总不能,但欲赤脚踏层冰。
又不见青莲居士金门客,懒摇白羽巾挂壁。
有时裸袒青林中,只知露顶洒松风。
二子英规凛千古,笔夺造化驱风雨。
如何避暑如避仇,叫呼竞作惊人语。
是身本与天地同,要当扪腹无弗容。
世间冷暖翻覆手,焉用夷隘惠不恭。
我方穷居度炎热,火云烁山金石裂。
一读清诗百念空。炯若冰壶浸明月。

玉节多沾柳絮,鹭车踏碎冰花。借问行台何处,乾坤虚白为家。

岁岁逢君此日,相望长在他州。风雨吴头楚尾,五年才共行舟。

御鹤翔伊水,策马出王田。我后游祗鹫,比事实光前。

翠盖承朝景,朱旗曳晓烟。楼帐萦岩谷,缇组曜林阡。

况在登临地,复及秋风年。乔柯变夏叶,幽涧洁凉泉。

停銮对宝座,辩论悦人天。淹尘资海滴,昭暗仰灯然。

法朋一已散,笳剑俨将旋。邂逅逢优渥,托乘侣才贤。

擒辞虽并命,遗恨独终篇。

遥忆去年三月晦,云笺曾写送春诗。情丝不断重重续,又是花残燕懒时。

翠华巡幸驻离宫,锦缆龙舟万乘东。
银瓮香浮仙醴绿,金堤花簇御筵红。
逶迤箫鼓来天上,滉漾旌旗在月中。
回首可怜春殿隔,如花宫女泣东风。
铜梁剑阁几区区,十上探珠不见珠。卞玉影沈探草暗,
骅骝声断陇城孤。入关词客秋怀友,出户孀妻晓望夫。
吴水楚山千万里,旅魂归到故乡无。

角弓白羽挂雕鞍,醉卧河阳铁甲寒。烽火夜来知有敌,一时齐向月中看。

住山身已老,世事任乖张。
年来无侍者,客到自烧香。

澎湃神水争,萧条淮泗横。如何安若命,且莫问庄生。

昔贤秉高致,守道恒若斯。颜色似渥丹,学业无专师。

晨夕不兼味,冬春一布衣。用世为霖雨,居山偕鹿麋。

恬然以处世,不俗亦不羁。游心千载上,乐命更知几。

安得与若人,遨游江之湄。

  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如建承露之茎;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庭,有不可犯之色。堂始为军六曹吏所居,杉之阴,府史之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莫知贵也。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

  夫物之生,未有不直者也。不幸而风雨挠之,岩石轧之,然后委曲随物,不能自保。虽竹箭之良,松柏之坚,皆不免于此。惟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冰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求之于人,盖所谓不待文王而兴者耶?

  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称,不为皦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诗》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堂成,君以客饮于堂上。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歌阕而罢。

  元丰八年正月十四,眉山苏辙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