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帘洞

晨兴骑白鹿,登览水帘洞。喷壑瀑布泉,千丈自鸿絧。

六月长吹霜雪蜚,四时不断风雷动。歘若玄岩闪飞电,隐若晴空县螮蝀。

初讶银河洒碧天,复看珠箔捲苍烟。光没云林曳匹练,响韵松风和五弦。

上有峍屼壁立之巨石,下有萦洄不测之清泉。百步九折始能前,但见玄猿啸古木,青鸟群巢珠树颠。

洗药泉边多羽客,班荆藉卉醉留连。龙虎之衣何飘摇,鸾凤之舞何蹁跹。

遗我流霞觞,饮我瑶池酒。左拍麻姑肩,右携玉女手。

其颜如舜英,相将采尧韭。山中玉液复堪餐,吾与汝曹俱不朽。

借问蜉蝣空楚楚,金石焉知龟鹤寿。

刘克治,号群玉。番禺人,从化籍。格子。明神宗万历间贡生。早工文赋,为督学郭子直、陈鸣华所称赏,后以明经选。有《述征草》、《五芝楼稿》、《绿绮堂稿》、《订初学记》、《许氏说文》。清雍正《从化县新志》卷三有传。
  猜你喜欢
城下水萦回,潮冲野艇来。鸟惊山果落,龟泛绿萍开。
白首书千卷,朱颜酒一杯。南轩自流涕,不是望燕台。
旧宅人何在,空门客自过。泉声到池尽,山色上楼多。
小洞生斜竹,重阶夹细莎。殷勤望城市,云水暮钟和。

平生不愿与物迕,所向未始值坑谷。浊斯濯足清濯缨,世间此理固纤曲。

朱颜见君一笑可,两眼照人光煜煜。深沉不可犯毫发,迟暮已许同松竹。

去年相逢俨如昨,叹我何殊侵晓烛。衰残壮盛等复虚,且可清樽对殽蔌。

军兴百邑不可遏,与期纵横犹沸粥。念君去替无几日,颇复驱驰随检束。

君方抚掌笑我迂,物理循环同一局。有来则受去莫追,忍看纷纷自鱼肉。

我愧君言但首肯,明朝君去追奔轴。临行春色已无有,勉强歌呼趋红绿。

思君不见一长吁,忽得书来亲愈笃。约我归来叙离别,满纸抑扬疑谕蜀。

岂知重门锁白首,迹虽伏枥心麋鹿。寄声少作旬浃计,莫便云间参去鹄。

乖离会合杳难量,君能规规如世俗。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我怜钟氏子,冒雨为求文。暂以经兹迈,与之书所闻。

野鸥窥笔砚,舟子采蒿芹。况有新炊饭,箪浆可送君。

斯文骨肉最相亲,况复比邻唱和频。淡薄年来轻世味,绸缪日久见天真。

一鞭行色青山暮,两地离情白发新。马上思君重回首,落花芳草不胜春。

半随流水半随尘,断送韶光恼杀人。蜂蝶有情悲寂寞,园林无处觅精神。

眼前红雨飘零尽,阶下苍苔点缀新。分付家童莫轻扫,醉眠还胜锦为茵。

閒庭随分占年芳,袅袅青枝淡淡香。流落孤臣那忍看,十分深似御袍黄。

紫髯参政黑头公,日日鸣珂近九重。花底听莺黄阁散,御前剖竹紫泥封。

都将笔下文章润,散作人间雨露浓。未信吟诗趋幕府,霜寒翠袖倚芙蓉。

长夏梧竹阴,偃薄适所爱。良朋四方至,叙此承嘉会。

雅意几宿昔,神交一倾盖。莲芳玉山酒,芹碧松湖菜。

风流五侯鲭,□水郎官脍。高郎雅眉宇,郯生富清裁。

短李善长谈,医缓辄雅拜。张颠矜道妙,僧彻持醒戒。

歌喉间宝瑟,舞影回兰旆。题扇琼英忿,张筵翠屏对。

杂乱虽无次,妍丑各有态。良游信所惬,佳赏心亦快。

兹会安可期,明当返予载。回望玉山云,川长水如带。

解名尽处是孙山,余人更在孙山外。

几年京洛厌尘沙,青嶂长怀沈子胯。一苇渡江游客意,半岩营室梵王家。

高轩满目罗诗匠,宝塔盈函贮佛牙。不觉下山红日晚,可堪重到杳无涯。

当时幽阁多怜我,今日空帷不见人。忆共凭阑笑牛女,一年一度始相亲。

吴王岘畔泛川流,赤壁矶头半日游。胜地空馀豪杰迹,扁舟不载古今愁。

极知风景终无异,莫念天时逝不留。伤事伤怀长太息,静看江面没浮沤。

山阴长忆数年馀,闻道烽烟半草庐。岂有柯亭还寄傲,可能梅市尚宁居。

残灰到处遗秦火,登穴谁从探禹书。报国莫辞人已老,兵荒容易问樵渔。

我处赤脚久,其心真可信。一以为吾儿,一以为穷困。

菊瘦黄荒秋意老。记得临行,曾说归期早。转眼重阳都过了。

刀环数遍愁怀悄。

别后双娥慵不扫。盼煞音书,喜听□尼报。况说他乡知己少。

远游争似家居好。

石磴高攀到岫巅,空濛遥望夕阳天。江边树色都含雾,湖上岚光欲化烟。

越国云山原不隔,宋家宫阙更谁怜。思乡吊古空回首,独立苍茫万感牵。

闻到吴门未解围,千家村郭爨烟微。长川白骨沧波冷,满地绿林豺虎肥。

烽火迢迢中夜梦,云山渺渺几时归。故乡消息劳相问,惟有新城闭落晖。

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谓谁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肠断江春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去(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懒慢无堪不出村,呼儿日在掩柴门。

苍苔浊酒林中静,碧水春风野外昏。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舍西柔桑叶可拈,江畔细麦复纤纤。

人生几何春已夏,不放香醪如蜜甜。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