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南鸿、影里望江城,秋色向人明。算衰杨断岸,枯荷残溆,曾照星星。
还共探春湖上,单舸蹙霜棱。负了沤家约晓日渔罾。
为报北来何事,只酒边芒角,消尽吴菱。梦淮东旧迹,烟草一程程。
又临醒、白沙如雪,问荒山、疲马几时乘。君归也,灯前疏雨,且觅初酲。
冯煦(1842~1927)原名冯熙,字梦华,号蒿庵,晚号蒿叟、蒿隐。江苏金坛五叶人。少好词赋,有江南才子之称。光绪八年(1882) 举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安徽凤府知府、四川按察使和安徽巡抚。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以遗老自居。曾创立义赈协会,承办江淮赈务,参与纂修《江南通志》。冯煦工诗、词、骈文,尤以词名,著有《蒿庵类稿》等。
孤云乘天风,飞入海上山。松声发鼓吹,导我登层峦。
平生烟霞想,政在岩壑间。及兹百事懒,作意三日闲。
聊将烧灯夜,付与儿辈看。来陪老禅伯,杖履同跻攀。
曲折几藓磴,竹引春斓斑。窦口咽细泉,崖腹鸣飞澜。
足疲眼界远,语乐心地安。倒景射西崦,晃荡云海宽。
十年戎马后,集此兰若难。未必支许游,能尽宾主欢。
暝色到峰顶,月光散林端。摩挲忘归石,告以幽遐观。
旅馆西风九月寒,脩篁摇翠两三竿。最怜明发归舟里,可得推篷带雨看。
平明阊阖五门开,法驾骖驔匝地来。雷动千乘天厩选,飙驰七校羽林材。
金支翠盖云中乘,紫旆红幢树杪回。清跸尚喧双凤阙,前驱已戾九成台。
玉山之堂风日好,高居共喜值清时。紫箫度曲频行酒,彩扇分题即赋诗。
溪树积阴疑雨过,水花流影若云移。白头有约渔庄上,我亦归休理钓丝。
天风乍起吹山雪,人日那堪匝地阴。自托身为苍水使,何辞车度翠微深。
乾坤客路三湘鬓,日月鸿霄万里心。东望白云生岭外,乡愁春思总难禁。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