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历地。年年燕子能记。废池乔木厌言兵,角声又起。
谁挝马策过西州,青芜回首无际。
暮帆影,愁更倚。乡心一缕初系。杂花生后乱莺飞,夕阳倦垒。
虫编蠹简渺秋烟,争奈清泪如水。
与君执手醉旧市。浣尘襟、长干南里。共话沧桑身世。
算庾郎归也,断肠词赋,都付潇潇吴船里。
冯煦(1842~1927)原名冯熙,字梦华,号蒿庵,晚号蒿叟、蒿隐。江苏金坛五叶人。少好词赋,有江南才子之称。光绪八年(1882) 举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安徽凤府知府、四川按察使和安徽巡抚。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以遗老自居。曾创立义赈协会,承办江淮赈务,参与纂修《江南通志》。冯煦工诗、词、骈文,尤以词名,著有《蒿庵类稿》等。
樱酪事已过,角黍配夏熟。尚忆少小时,綵缕系腕玉。
此生本幻戏,衰态转眼足。三郎老无憀,始解叹丝木。
前身疑是空山侣。遗蜕杳然仙去。露给资粮,形藏密叶,有得孤高如许。
绿阴亭午。引天籁笙簧,移宫换羽。雨后微凉,余音摇曳过庭树。
依稀银雁柱系,被晚风吹断,曼声凄楚。八尺琉璃,半帘苍翠,睡起了无情绪。
秋来更苦。咽四壁寒虫,无聊和汝。且莫哀吟,觅疏林宿处。
蓦地惊闻到讣音,台阳又见将星沉。朋情金石君为最,交谊芝兰此独深。
被谤马援冤刺骨,难封李广痛铭心。伏波横海功何在,举目诸孤泪不禁。
黄鸟唤春江上还,载酒共踏城东山。披云过山麓,笑指两石湾。
石湾何嵯岈,猿鸟巢穴乎其间。上有古藤老树飒萦绕,下有奔湍激浪喧回环。
我来临眺复何有,怪石蟠拿剧奇丑。颠风卷江江欲翻,狂波撼山山欲走。
须臾风足厓谷凉,江如浮练凝清光。苔石杂坐共举觞,独鹤远剪江天长。
一抹晚霞明未敛,澄波倒映红于染。西北苍茫杳霭中,隐约金焦烟两点。
兴酣觅句酒未醒,振衣鹅鼻风泠泠。崖阴或逢豺虎迹,水气忽带蛟龙腥。
下临无地深不测,前对君山净如拭。穿花拂柳野径通,仰望江楼更攀陟。
醉倚危栏亦壮哉,岷涛万里晴光开。涛声澎拜向东注,山势嵲屼从西来。
斜阳澹映沙头树,极目遥空烟水暮。曾开沧海有蓬莱,我欲杨帆从此去。
水木清华诗境开,芸居昼静似蓬莱。菲材何幸亲风雅,愧少新吟继玉台。
早春此日共登城,橐水秦云野草生。悬磬那堪人力尽,晓棠曙色兆升平。
旅况萧条对野蒿,方袍箨弁喜相遭。井桐欲堕清秋近,麈尾閒摇绪论高。
六代楼台多感慨,三山烟雨重挥毫。从来海内知名士,一见閒僧赋兴豪。
滇池汹汹,帝乃平之。匪彼元戎,惟帝之功。高居北极,洞视下方。
惟仁智勇,克靖万邦。帝命臣塔,汝从西粤,急捣其窟。
塔拜受命,衔枚束刃。环滇其来,龙骇鹏鶱。军声轰然,如坠自天。
帝命臣里,汝往巴蜀,横剪侧入。里拜受命,量沙追蓐。
有疾其驱,无暴我邦。踣栅跐垒,言壁其东。帝命臣泰,汝从黔趋。
惟此蝥贼,数载旷诛。汝将士用命,贼其敢逋?泰拜受命,于皇之训。
我旐我旗,于苗于蛮。度幕轻留,弥险蔽关。夺其阻隘,掀其篱藩。
兽穷负嵎,我师固以完。帝命我师,势为犄角。
麾城摲邑,万里手握。维彼鷇麛,敢抗乔岳。维彼萌蘖,敢傲霜雹。
彼蘖繁矣,于焉蟠根。雨露既濡,忘帝力之勤。圣人神武,施设芟荑。
斮彼枭骜,张我熊螭。傃镡批亢,下甲陷坚。箕张翼舒,合围于原。
兽穷于阱,人或兽哀。快彼凶丑,覆卵毁胎。帝曰吁嗟,劳我人师。
日费百万,大农不支。滇人望拯,如哺疗饥。载砺载攻,天策攸宜。
孟冬月杪,师薄于城。降蟠夕竖,逆骇纵横。林野涂脑,邮驿递颅。
滇人歌舞,于屋于衢。夜半捷来,天心恻楚。闵怜下民,罹此荼苦。
我将我师,于野暴露。布惠酬功,急疾如火。
于庙于郊,其仪孔炽。华俎腯牲,永言昭事。都人士女,白叟黄童。
叹呀嘻笑,祝我圣躬。帝曰归来,予开明堂。
制礼兴乐,登贤拔良。孩养无告,施厚仁滂。熙我庶绩,纲举目张。
永万斯年,率由不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