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

象辂初乘雁,璇宫早结褵。离元应春夕,帝子降秋期。
鸣瑜合清响,冠玉丽秾姿。和声跻凤掖,交影步鸾墀。

  [唐](公元?年至约六八九年)字不详,洛阳人。生年不详,约卒于唐武后永昌元年。[1]  。乾封中,(公元六六七年)从李积征高丽,为辽东总管记室。尝奉令作文檄高丽,有讥高丽不知守鸭绿之险语。高丽遂移兵固守鸭绿,官军不得入,万顷坐是流于岭外。遇赦还,拜著作郎时武后讽高宗召诸文士论撰禁中,万顷与选。朝廷疑议表疏,皆密使参处,以分宰相权。时号“北门学士”。武后临朝,迁凤阁舍人,寻擢凤阁侍郎。万顷素与徐敬业兄弟友善,因为酷吏所陷,配流岭南而死。

  猜你喜欢
天涯舍我先归,还知我以何时去。浮生萍梗,南辕北旆,之吴之楚。岂偶然哉,祗堪一笑,无庸多语。向临岐赋别,丁宁祝望,竿百尺、进一步。
其奈头颅如许。更藩篱、穴犹据虎。良机一失,付之谁手,探囊堪取。君对天庭,上咨西事,历陈条绪。问相如、汉指来宣,果何益、亦何苦。

溪光摇四壁,瓦影落中流。洗耳百闻寂,清心千虑休。

螺甲割昆崙耳,香材屑鹧鸪斑。欲雨鸣鸠日永,下帷睡鸭春閒。

夕阳浮远空,西峰背残照。爽气转分明,与君共晚眺。

孤桐产峄阳,百尺巢风雨;时作白龙吟,天然发宫羽。

斫为爨下材,遂与枣栗伍;中郎秉玄鉴,勿因积薪阻。

饰以琬琰姿,摩娑一再鼓;清声动天地,神物焕今古。

士诚贵知音,此道已如土。

万柄高荷碧玉圆,芙蓉时见一枝鲜。
何年种此北山北,便向中间安小船。
出疆三载已三迁,跋履修涂又八千。
山近迷回宁有是,铺经幸脱岂其然。
乐饥饘粥姑安命,养拙茅斋且任缘。
若也故人高义重,暂来江畔唁张骞。
不假陶熔妙,
谁教羽翼全。
五金池畔质,
百和口中烟。
嘴钝鱼难啄,
心空火自然。
御炉如有缺,
须进圣君前。

天上白玉虹,延袤十万里。昭回下紫溟,飞来跨瑶水。

仙人挟之游,飘飖靡所止。祖骞寻河源,浮槎适孔迩。

长揖银汉间,相遗赤虬履。乃饰双明珠,加缘五色绮。

提携未轻著,纳令授孙子。千载俟风云,一附鸾鹤起。

独学苦无友,年来愧广文。
怀贤歌伐木,忆别赋停云。
病后少出户,梦中多见君。
盍簪须有日,却与共论文。

少年学道竟何成,章句区区已半生。不向静深观物理,却从摇落听秋声。

过门载酒乡贤意,授室传经邑宰情。从此嘉阳风景别,太行山色看增明。

九折崎岖入杳冥,苍崖中断见云生。
著身高处不知险,回首省时方始惊。
半岭雷奔空石堕,满山花发晓霞明。
世间岂是无平地,何事吾侬爱此行。

山寺不知路,忽闻流水声。溪随岩石转,塔与白云平。

古木上无际,幽禽时一鸣。松根堪小憩,试汲碧泉清。

久卧知交绝,寻僧出野行。
岸花纷委露,溪竹半侵萍。
力倦逢人歇,林昏到寺明。
小桥斜处立,波与夕阳平。
此种即昌阳,棱棱九节长。
薜萝不敢碧,窗户自生香。
病眼看能醒,间心觉渐凉。
余非学仙者,莫问引年方。
三年幕画,是小试相业,桐阴个谱。协赞拥容心似佛,春在螺山螺浦。白玉无瑕,黄扉倚重,一府中流柱。萧然锦满,扁舟明日归去。
此去南北才名,看青云稳驾,玉阶徐步。共说荆州老长史,宰相须还他做。沙路星明,甘棠人远,无计攀辕住。薰香三祝,苍生正望霖雨。

密携光景共因循,谁为俱忘是要津。毫发不移人自老,看看啼鸟报芳春。

共许寻幽到鲫潭,茫然一带注东南。湖光不断清如拭,野色全收绿正酣。

鸥鹭忘机閒出没,菰蒲随意长差参。台阳好景真成画,几度骚人取次探。

莫上李陵台,请看苏武节。此节受自汉天子,携来胡地共冰雪。

毡为餐,雪为水,羝乳不生臣心死。单于秋风海上来,吹尽节旄春不回。

一朝汉地归胡牧,麒麟阁上节仍秃。

先生词赋擅当场,磊落胸中迥莫方。调古文章追汉魏,官清瘴疠静江乡。

三城初透春风晓,八桂曾沾宿雨凉。共道郡中生意早,萧萧悴草亦依阳。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