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嗣宗,唐诗人。储光羲曾孙。润州延陵(今丹阳)人,郡望兖州(今属山东)。宣宗大中十三年(859)登进士第,曾任校书郎。到过北方边塞,有《随边使过五原》诗,与顾非熊、顾陶友善。崇仰王维,受王维、储光羲影响,善写山林幽景,多发尘外之思,缺乏社会内容。元辛文房谓其为诗“苦思梦索,所谓逐句留心,每字著意,悠然皆尘外之想”,并称颂其“片水明在野,万华深见人”,“蝉鸣月中树,风落客前花”等警句为“皆区区所当避舍者也”。但艺术成就远不及王、储。《全唐诗》录存其诗四十首,编为一卷。《全唐诗外编》补诗一首。《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
日上千峰乱,风涵万壑秋。两崖折天罅,一水涨岩幽。
绝岸飞桥过,寻源秉炬游。倚空翘翠葆,漱石走苍虬。
老树搀天立,奔云接地流。壮怀开浩荡,病骨耸飕飗。
皓首殊方去,清尊尽日留。无人与说似,胜事满南州。
寒风飘落林梢月,归来鹤声凄苦。短阁薶香,破篱碎玉,不是牵萝眉妩。
酒醒何处。对碧涧烟断,苍崖雪古。瘦竹携将,江城吹入断肠谱。
当时醉眠初倦,记胆瓶折取,簪上钗股。暖翠酣魂,痴云抱梦,愁听画廊鹦鹉。
春痕谁主。怅苔老孤岑,萍荒遥浦。拂袖重寻,一襟凉似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