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韵

花时载酒赏芳丛,感慨还生怅望中。一点心存还向日,数年枝老太禁风。

今朝相对惭衰白,明早重来叹落红。乘兴题诗聊一笑,敢嫌词藻未能工。

(1474—1543)明河南武陟人,字粹夫,号柏斋。弘治十五年进士。为翰林修撰。不屈于刘瑾,累疏致仕。后出为开州知府,历工、户、礼三部侍郎、南京右都御史。致仕里居十余年,教子弟以孝弟忠信。对王守仁之学颇有微辞。有《医学管见》、《阴阳律吕》、《柏斋三书》、《柏斋集》。
  猜你喜欢
自笑与人乖好尚,田家山客共柴车。
干时未似栖庐雀,鸟道闲携相尔书。

育育榼中鲤,本是充庖鱼。戢鳞隐文章,骈首相沫濡。

豫且下清泠,元君梦玄夫。品物虽异流,共戚亦通娱。

但取庄生乐,那知子产愚。放之悠然逝,相忘于江湖。

谁言尔为尔,自信吾忘吾。

十载恩难报,重泉哭不闻。
年年春草色,肠断一孤坟。

孤帆落日明,青山相映带。遥遥万里情,更落青山外。

遥传雨露一时新,不负漂零恋主身。高卧中原堪有客,雄飞尔辈可无人。

屏星色动中龙曙,锦水光分五马春。诗兴宦情堪并美,南州孺子况为邻。

十二经翻藏室日,五千言著出关年。老夫白首无文字,不是西来第几传。

登堂方再月,已许庆丰年。偶继前贤迹,承流颇裕然。

漠漠野田新水生,花枝一笑欲倾城。
孤村曲坞皆春色,信有东风不世情。

未入麒麟阁,时时望帝乡。
寄书元有雁,食雪不离羊。
旄尽风霜节,心悬日月光。
李陵何以别,涕泪满河梁。

忆我丙戌年,春风三月时。驻马樊仲国,渡江恣盘嬉。

背载双葫芦,笑杀襄阳儿。兴到即野饮,菜花迷大堤。

寻碑万山顶,访古习郁池。晓探鹿门去,晚度檀溪归。

落日三板船,快泻青琉璃。苍苍渔梁渡,馀映依山陂。

同袍两三人,今或宰木累。当年仲宣楼,为我作生期。

城头一挥笔,顷刻千字诗。瓠落秖无用,成就苍髯髭。

风雪满天地,江山寂如遗。残檠照颜色,小火不上衣。

岂独□倦意,伤怀空自知。

细柳官桥路,骑驴不用鞭。先生诚有道,此去亦千年。

人事苦好乖,咫尺当语离。及乎中年后,畏与亲友辞。

陶谢得道者,其言且如斯。况我乃畸人,呜呼得无悲。

日长深柳黄鹂啭。绣床风紧红丝乱。微雨又残春。落花深掩门。

高楼眉暗蹙。芳草依然绿。酒醒一灯昏。思多梦似真。

修身岂止一身休,要为儿孙后代留。但有活人心地在,何须更问鬼神求。

赪霞翠雾护莲房,风度晴漪漾日光。好是昆明池上见,粉红坠露散清香。

杖履何年别,杉松古道旁。
城山秋月尽,南岭暮云长。
古调愁难合,孤根幸勿伤。
欲将数行泪,重至郑公乡。

诗坛棋战两无双,分得壶中日月长。只恐明时搜隐逸,不容高蹈老沧浪。

重阳苦风雨,难得今岁晴。凌晨出北郭,天高日初晶。

小子撰杖履,山静箯舆轻。款扉过赵叟,一笑掀髯迎。

图书敞小楼,花竹当前楹。古墨烂在几,照我双矑明。

酌涧煮凤团,饱饭烹鱼羹。西风昨夜来,策策秋叶鸣。

霜气满岩壑,紫翠纷纵横。颇闻田家言,秀野摇香粳。

爱此云子白,念彼鲂尾赪。扶筇入深谷,梵阙辉丹甍。

苔壁画螔蝓,松梢窜鼯鼪。采药僧未归,隔屋闻棋声。

老人健腰脚,纵步叶家坪。郁郁青松阡,毅魄埋忠贞。

重修卞壶墓,遐想仲路缨。肃拜重?仰,对此羞嫈嫇,摄衣贾馀勇,峰势罗峥嵘。

剑门郁盘折,直上扪长庚。石面小斧劈,崖腹孤藤粳。

凭高一纵眺,极目凌沧瀛。桑田拾螺蚌,恶浪愁鲛鲸。

下有蘼芜泉,泉水冽且清。可怜红豆花,不见啼春莺。

栖尘与过驷,珍此歾世名。严家有祠宇,傍岩结柴荆。

菊铃隐槿篱,瓜蔓垂松棚。芙蓉濯娟娟,临水生远情。

小憩返旧居,茅舍炊烟生。疏钟响林薄,新月衔高城。

裁笺博莞尔,野性惭麚麖。

买醉红螺酌,游仙绿绮弹。愁思难得片时阑。偏又抬头瞥见,镜样月儿圆。

闷掩窗朱鸟,慵偎被彩鸾。待寻幽梦到乡关。无奈千川,无奈万重山。

无奈层层春树,叠叠暮云拦。

花阑莺亦懒,不语似含情。何言百啭舌,唯馀一两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