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舟值早雾

水雾杂山烟,冥冥不见天。
听猿方忖岫,闻濑始知川。
渔人惑澳浦,行舟迷溯沿。
日中氛霭尽,空水共澄鲜。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水面雾气与山中的云雾之气交杂,天地一片晦暗,仰头都看不见天。
迷蒙中只听到猿猴悲啼,方才揣度两岸都是山峦;听到湍急的水流声,方知身边就是急驰的江流。
渔人对这儿的山水形势也迷惑了,弄不清哪儿是水边,驾驶着船只在迷雾中盘旋。
雾气到中午时分才散尽,天空和江水又是一片清澈澈明。
注释
岫:山。
濑:急速的水流。
惑:疑惑,迷惑。
浦;水边.
溯沿:盘旋。
氛霭:雾气。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旅途中雾中行舟。语言朴实而自然,读来令人有身历其境之感。

  首联总写大雾弥漫的景色,既描写晨雾之大,又点出了水、山、天。而山光水色,正笼罩于浓烟密雾之间,隐而不见,眼前唯一能见的只有大雾。作者一笔写出了可见的与不可见的,虚实相映,浑然一体。这两句先渲染出一个大的背景,为全诗做了铺垫。

  山水景物,都隐藏在浓雾中,暝暝不可见,因而视觉无所可用,但听觉却转而分明。嗷嗷猿啼,淙淙濑流之声,自漫漫浓雾中传来,宛如空谷足音,显得格外震动耳骨,引人注意。“听”、“闻”、“忖”、“知”四字,用得次序井然、章法严密,细腻地表现了雾中之人凭籍冥冥之间的声音,进行揣度和判断的心理过程。隐而不见的岫峦和川流,便借助听觉的作用,转变为视觉形象,呈现于雾中人的眼前。正由于只可以借助听觉加以想象,而不能直接通过视觉以明见,这岫峦和川流,便增添了几分迷离恍惚、神秘莫测的色彩,别有一番魅力。

  颈联紧紧承接上文,进一步写出了人在雾中,迷茫彷徨,茫然不知所之的真切感受。雾中的渔人、行舟,宛如飘浮于浩渺云间,左右前后,无所依傍,恍然惚然。澳浦虽近在咫尺,渔人却迷惑不知;扁舟欲上下沿沂,却茫然不得其所。作者在这里既把雾的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同时又将人的迷茫惶惑心境展示得细腻入微。

  尾联诗人笔锋一转。一个“尽”字,下得干净利落,浓云密雾,一扫而空。阳光普照,天水清澈,全诗的境界焕然一新。“澄鲜”二字,说明雾后的山水给人以格外清澄透彻、鲜明醒目的感觉,同时也表现了舟中之人自雾中脱出,精神为之一振,豁然开朗了的心情。这结尾二句与开头二句照应得十分紧密,“氛霭”对应“雾”、“烟”,“空水”承接着“水”、“天”,“澄鲜”对照着“冥冥”,首尾呼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首写雾的诗,作者不用“蛇游”、“豹引”、“漱水”、“吹沙”之类古人写雾习用的典故套语,也并不着力于对雾的形态本身作对比描绘,而是以白描的语言,紧密结合人在雾中的感觉和体验来展示雾中的景物,表现雾的氛围,因而读者仿佛也被带入了弥漫着水雾山烟的意境,与诗人一道去体验那浓雾之间的山水、川岫、猿声、濑声,获得了非常真切的感受。这确是一篇写雾诗的佳作。全诗语言自然流畅,不事雕琢,而其格律和对仗,却几乎暗合了唐人五律的要求。

  《梁书·伏挺传》谓伏挺“为五言诗善效谢康乐体。”他的诗作流传至今的仅此一首。但就这首诗而论,不仅句佳,而且全诗的意境亦统一完整,其成就看来,并不在谢灵运某些诗作之下。

(约483—约548)南朝梁平昌安丘人,字士标。伏暅子。博学有才思,善效谢康乐,为五言诗。任昉叹曰:“此子日下无双。”齐末,州举秀才,对策第一。萧衍(梁武帝)至新林,挺迎谒,引为征东行参军。梁武帝天监初,除中军参军事。在家讲《论语》,听者倾朝。累迁晋陵、武康令。后除南台书侍御史,因纳贿被劾,惧罪出家,名僧挺。后遇赦,不堪食素,还俗。侯景乱中卒。有《迩说》及文集,均佚。
  猜你喜欢
姑射丰标惯野塘,不虞水部入佳章。
雪边未了孤山约,尽有春风一面妆。
云外阳翟山,实与嵩少接。
山中采药人,能自辨苗叶。
当须斸其根,以遂素所惬。
野箨包旧土,远置风雨捷。
故本含新芽,枯莛带空荚。
植虽乖地势,培壅得专辄。
冬谁论臭香,春定引蜂蝶。
岂惟识草木,庶用补羸苶。

讲罢公堂得少休,下帘清兴与天悠。书空怪事知无益,为圃机心逝不留。

四至九卿空士笑,一当万乘岂人谋。先生独有摛词巧,夺尽人间重锦裘。

笛声楼上飘来细,又了一年梅事。有客花前,作装缚裤,遥羡五陵佳气。

昭王养士。筑百尺金台,凭空飞起。今日游燕,问谁买骏有如此。

彭城有人并舸,叹萧条徐沛,沙淘浪洗。长短亭边,浅深杯送,一样故人千里。

清明上巳。算总是来朝,住为佳耳。欲浣离愁,倩半江春水。

山气濛濛带雨昏,江潮滚滚挟雷奔。估樯簇笋滩头聚,野市编茅劫后存。

愁似云痕浓不减,寒凭酒力醉难温。却怜渔艇全家住,一叶凌波笑语喧。

遍赏扬州百种花。因循忘却鬓苍华。客闲惯刻分题烛,坐久还生醉眼霞。
催掺鼓,趁鸣笳。未应回首问归槎。清明寒食风烟地,判到今春不着家。

女子恩雠事可知,我曹何用吊吴姬。如斯才貌如斯苦,也似贤人被妒时。

且更淮南了岁华,天香深窈竹西家。
忽然踏碎琼楼月,相伴夫人暮倚花。

春睡足,落花平,草架荼睸送晚晴。梅子弄黄茶炙翠,梢头犹剩一声莺。

玩水登山无足时,诸仙频下听吟诗。
此心不恋居人世,唯见天边双鹤飞。
平明逢绝浦,幽晦气萧萧。
青浪吹花涌,玄云作叶飘。
傍林愁啸鬼,刺水惧潜妖。
近午欣看日,羁魂始自招。

溪亭春草绿,白鸟下初晴。柳锁长堤暗,花摇深水明。

愔愔隔帘影,袅袅听箫声。自酌壶中酒,无穷天地情。

帆影欹斜树影圆,远山一角点苍烟。关河晓月凉如水,无数蓼花红到船。

夜静琴还静,年春酒复春。何曾山水地,风月不□□。

江头杨柳草芊芊,何事临岐更茫然。匹马短衣愁去路,高堂老母望归年。

荒鸡频破沧江梦,鼙鼓犹惊紫塞天。漫把文章论巴蜀,乌蛮落照夜郎烟。

我闻古烈女,多在及笄时。恩爱迫中肠,毕命所不辞。

不然出高门,礼义之所滋。柏舟与黄鹤,千古传歌词。

异哉王氏女,永安河之湄。生同荆布侣,不出墙与篱。

如娴巾帼训,大义信不移。摽梅年已及,尚未结其缡。

夫婿驹王裔,于归待及期。狂飙摧兰蕙,行露厌涂泥。

蠢竖恃狡狯,强悍藐难支。仓皇践闺闼,睚眦生妄思。

白刃剚厥颈,饮恨镌肝脾。天地为惨淡,禽鸟为酸嘶。

泉路浩茫茫,一死安能迟。白圭尚磨玷,彤管敢或遗。

具此不渝衷,便可光门楣。魂飞夜台下,冤诉县尹墀。

戚里睹其情,掩面泪澌澌。临境闻其状,捋髭开双颐。

谓言烈女心,匪石不转移。旋踵脱兔获,显戮典刑施。

我令状其事,感痛生嗟咨。宇宙亦云大,正气乃在兹。

棹楔旌其闾,堪以振顽痴。作诗纪贞烈,好寄采风知。

遥空漠漠淡浮烟,衰柳长堤瘦可怜。蠡勺泉枯愁北陌,鲛宫波静忆南天。

月明珊树谁悬网,露冷蓉江好繫船。我已尘缘参一色,南华毕竟费言诠。

个汉灰头土面,寻常不欲露现。而今写出人前,大似虚空著箭。

怨怨,可惜人间三尺绢。

杖藜穿透碧玲珑,九折虚岩有路通。一自神仙归去后,桃花开遍几春风。

欲采芙蓉不自由,芙蓉湖水绕阶流。门前终日无人到,只与青山共一楼。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