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游巾子山寺感述

清秋绝顶竹房开,松鹤何年去不回。
惟有前峰明月在,夜深犹过半江来。

  任翻,唐末诗人。也叫任蕃,或任藩,江南人。出身贫寒,步行到京师去考进士,结果落第而归。于是放浪江湖,吟诗弹琴自娱。于是就有了游巾子山一段,题诗于壁云:“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前峰月照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正所谓人以文传,文以人传。这篇《宿巾子山禅寺》一诗,由于描写细腻,动静得宜。不胫而走,脍炙人口。后人题诗云;“任蕃题后无人继,寂寞空山二百年”。其诗集一卷,今存诗十八首。

  猜你喜欢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美人一舸横秋水。冉冉烟波里。绿杨也解织离愁。故向东风摇曳、不能休。
是非得失都休计。只有抽身是。橙黄蟹熟正当时。想见双溪风月、待人归。
弱植素寡偶,趋时非所任。感恩再登龙,求友皆断金。
彪炳睹奇采,凄锵闻雅音。适欣佳期接,遽叹离思侵。
靡靡遵远道,忡忡劳寸心。难成独酌谣,空奏伐木吟。
泬寥清冬时,萧索白昼阴。交欢谅如昨,滞念纷在今。
因风试矫翼,倦飞会归林。向晚清淮驶,回首楚云深。

我忆京华侣,经年意若何。别深乡思减,客久物情多。

淡月回银烛,疏钟带玉珂。青云如可及,倾盖一相过。

人言铨选异堂除,我笑兹言亦太迂。四海九州均一治,六曹三省岂殊途。

春风到处林无槁,夏雨通时物尽濡。会得只将忠实报,门生恩府漫称呼。

江面西风鳞甲细。冰车隐隐轰天际。昔日海门澄见底。

蛟龙起。鸱夷怒涌银涛闭。

廿载悲秋摇落里。茫茫百感生江水。沙树汀烟空倚徙。

潮平未。从人指点青螺髻。

梵志翻著袜,摩耶生悉达。
声迹不相干,今朝四月八。

绿绨传诏下天畿,驿驭骎骎拥使騑。境上人瞻司马节,里中昼耀买臣衣。

宾帷华履侵宵会,农野朱轓带雨归。方有壮图深许国,庾园无计恋芳菲。

不将柏叶围炉饮,却为梅花放棹看。诗在灞桥驴子上,阿师空忍雪山寒。

流来一水截人寰,虹背秋寒十二阑。
白鹤飞边人影绝,天风吹佩玉珊珊。
今日开门见远山,炼师坛下列清班。
看来都是梅花树,个个春风玉佩环。

画舫依官渡,天空暮霭收。远钟城外寺,近火水边楼。

暝色连村暗,波光带月流。谁将桓氏笛,吹起古今愁。

幽赏盈所抱,心期信一邱。林烟贮茅屋,岁月怀良俦。

草青不近路,日斜聊系舟。夕水涵秋白,孤鸿自去留。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人言月里仙人住,隐约娑罗树根兔。玄霜捣就亦多年,不见有人曾得度。

清光偏照边城秋,城边白骨胎王侯。王侯白骨卒未已,龟蚌吸月独不死。

马跃长途正晓晴,数峰遥遣翠岚迎。双双蝶翅春相媚,一一虫声暖自鸣。

花傍孤村红锦簇,麦浮新陇绿波平。山凹或有仙翁住,缥缈常闻日暮笙。

盛生东出关,白下桃花满。
相逢南阳田,目寄孤云远。
君归江国正鸣鸠,草绿空矶燕子愁。
与尔期登雨花阁,六朝何处楚江流。
闲卧东窗云,遂得天然趣。
枕上桃花源,花开不知数。
啼鸟自无心,何事客惊寤。
翩翩峰畔霞,亹亹溪前树。
俄顷梦还成,去尽春山路。
僦居初不恶,门巷接溪湾。
有谱曾评菊,无钱可买山。
吟驱生计拙,愁积鬓毛斑。
远示诸名作,閒题馹寄还。

高秋爽气生林末,山色朝来如黛泼。西风洗天无閒云,万里天心正开豁。

群峰尽处见平原,漠漠宽闲水上村。村西返照界斜影,千寻石壁当溪翻。

隔溪谁子爱林麓,直旁阴崖结茅屋。墙支乱石就回岩,门向清流只横木。

水禽获水飞仍低,小舟度晚苍波迷。行人趁渡半不及,夜来应借山家栖。

何物李在善模写,欲与造化混真假。安得此境置吾人,一时突兀千万厦。

沃壤连溪山复深,安居粒食生林林。眼前寒士皆大庇,杜陵千载同吾心。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