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习以钱塘江北岸山称吴山,南岸山称越山,这是因为钱塘江曾为春秋时吴、越两国国界的缘故。元曲家汪元亨即有“怕青山两岸分吴越”(《醉太平·警世》)语。
此曲起首即以吴山越山对举,点出“山下水”即钱塘江的咏写对象,而着一“总是凄凉意”的断语。一个“总”字,将“吴”、“越”、“山”、“水”尽行包括,且含有不分时间、无一例外的意味,已为题面的“怀古”蓄势。不直言“钱塘江水”而以“吴山越山山下水”的回互句式出之,也见出了钱塘江夹岸青山、山水萦回的态势。三、四句以工整的对仗,分别从水、山的两个角度写足“凄凉意”。江为动景,亘古长流,故着重从时间上表现所谓的“今古愁”。山为静物,也是历史忠实、可靠的见证,故着重从性质表述,所谓“兴亡泪”。以“雨”字作动词,不仅使凝练的对句增添了新警的韵味,还表明了“泪”的众多,也即是兴亡的纷纭。作者不详述怀古的内容,而全以沉郁浑融的感想代表,显示了在钱塘江浩渺山水中的苍茫心绪。
大处着笔,大言炎炎,一般都较难收束,本篇的结尾却有举重若轻之妙。“沙鸥”是钱塘江上的本地风光,又是闲逸自得和不存机心的象征。“沙鸥笑人闲未得”,“闲”字可同“今古”、“兴亡”对读,说明尽管历史活动不过是“凄凉意”的重复,但人们还是机心不泯、执迷不悟,大至江山社稷,小至功名利禄,争攘不已;又可与“今古愁”、“兴亡泪”对勘,表现出作者对自己怀古伤昔举动的自嘲。此外,从意象上说,“沙鸥笑人”,也正是江面凄凉景象的一种示现。作者对人世的百感交集,终究集聚到这一句上,自然就语重心长,足耐寻味了。
这支小令怀古伤今,把深沉的兴亡之感,融入到景物描写中。国家兴亡,朝代更迭,历史变迁,物是人非,而山水如故。在千古不变的山山水水中,融入了深厚的历史感,引发人的感慨和感伤。末句“沙鸥笑人闲未得”,用拟人手法,看似轻松诙谐,含义却颇为丰富,别具深意。自然界的生物是那样悠然自得,而人世间则充满忙碌、竞争、劳顿,最终,一切的一切都将归于历史的陈迹。
任昱,字则明,四明(今浙江宁波市)人。与张可久、曹明善为同时代人,少时好狎游,一生不仕。所作散曲小令在歌妓中传唱广泛。其作品《闲居》有“结庐移石动云根,不受红尘”、《隐居》有“不顺俗,不妄图,清高风度”等句,知其为足迹往来于苏、杭的一位“布衣”。
玄晏欣然托序行,缊袍被衮岂非荣。家徒四壁穷难讳,字答三缣礼尚轻。
金薤银钩俱妙绝,石泉香饼太清生。如何更费公搜索,缄送松煤与水晶。
江涛日夜锁梅冶,长髯仙人在其下。歌楼夜雨蜡灯红,袖压金厄点筹马。
箧中时有青铜泪,宾客无欢神色醉。欲将心腹苦干人,前门投刺后门避。
世人眼塞开元钱,郡能读得贞观字。百万抛来李白穷,十千唾手袁羊戏。
沟水至清河至浊,汉宫不重东方朔。火池老尽垂天翼,斥鴳公然乘羊角。
阳春二月时,桃李花参差。寄言诸姊妹,莫遣恶风吹。
白昼春云接地阴,黄昏春雪覆檐深。洛中远忆袁生卧,灞上真怀孟老吟。
江麦秀期欣可卜,陇梅开兴恐难禁。石溪渔父能忧世,一曲沧浪万古心。
延伫长安陌,宫阙富逶迤。金张侈甲第,卫霍列钟彝。
笙歌恣游猎,佳冶艳芳姿。千金遑自惜,饮博相追随。
罗绮遍衢巷,驺御满江陂。秀美王家子,疏豪世禄儿。
空囊从所好,罄产亦奚辞。荣华有代谢,势位竟盈亏。
回首惟尘迹,欢娱徒暂为。无令叹世者,啧啧动吁戏。
西行过端溪,放棹入谷口。千峰叠回环,一水何深浏。
沿津三五家,寥落依山阜。岩石凌空虚,相对如配偶。
老坑生奇质,鬼神日夕守。鸲鹆眼难逢,蕉叶贵清厚。
造琢付词人,文光直射斗。龙蛇惊毫端,烟云泼墨后。
举目眺两崖,苔铺虎豹走。俯耳聆渚宫,风激冯夷吼。
山川爽襟怀,笔砚吾良友。对此融心神,萧然出尘垢。
孤鸿一声来,魆地乡心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