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习以钱塘江北岸山称吴山,南岸山称越山,这是因为钱塘江曾为春秋时吴、越两国国界的缘故。元曲家汪元亨即有“怕青山两岸分吴越”(《醉太平·警世》)语。
此曲起首即以吴山越山对举,点出“山下水”即钱塘江的咏写对象,而着一“总是凄凉意”的断语。一个“总”字,将“吴”、“越”、“山”、“水”尽行包括,且含有不分时间、无一例外的意味,已为题面的“怀古”蓄势。不直言“钱塘江水”而以“吴山越山山下水”的回互句式出之,也见出了钱塘江夹岸青山、山水萦回的态势。三、四句以工整的对仗,分别从水、山的两个角度写足“凄凉意”。江为动景,亘古长流,故着重从时间上表现所谓的“今古愁”。山为静物,也是历史忠实、可靠的见证,故着重从性质表述,所谓“兴亡泪”。以“雨”字作动词,不仅使凝练的对句增添了新警的韵味,还表明了“泪”的众多,也即是兴亡的纷纭。作者不详述怀古的内容,而全以沉郁浑融的感想代表,显示了在钱塘江浩渺山水中的苍茫心绪。
大处着笔,大言炎炎,一般都较难收束,本篇的结尾却有举重若轻之妙。“沙鸥”是钱塘江上的本地风光,又是闲逸自得和不存机心的象征。“沙鸥笑人闲未得”,“闲”字可同“今古”、“兴亡”对读,说明尽管历史活动不过是“凄凉意”的重复,但人们还是机心不泯、执迷不悟,大至江山社稷,小至功名利禄,争攘不已;又可与“今古愁”、“兴亡泪”对勘,表现出作者对自己怀古伤昔举动的自嘲。此外,从意象上说,“沙鸥笑人”,也正是江面凄凉景象的一种示现。作者对人世的百感交集,终究集聚到这一句上,自然就语重心长,足耐寻味了。
这支小令怀古伤今,把深沉的兴亡之感,融入到景物描写中。国家兴亡,朝代更迭,历史变迁,物是人非,而山水如故。在千古不变的山山水水中,融入了深厚的历史感,引发人的感慨和感伤。末句“沙鸥笑人闲未得”,用拟人手法,看似轻松诙谐,含义却颇为丰富,别具深意。自然界的生物是那样悠然自得,而人世间则充满忙碌、竞争、劳顿,最终,一切的一切都将归于历史的陈迹。
任昱,字则明,四明(今浙江宁波市)人。与张可久、曹明善为同时代人,少时好狎游,一生不仕。所作散曲小令在歌妓中传唱广泛。其作品《闲居》有“结庐移石动云根,不受红尘”、《隐居》有“不顺俗,不妄图,清高风度”等句,知其为足迹往来于苏、杭的一位“布衣”。
南方苦暑殊中州,金遇火伏相拘囚。
飞鸢跕跕草木愁,疑在炉冶遭蒸烰。六龙中天停厥辀,火云突兀烧高丘。
炎风如焚汗翻油,祝融嘘呵不肯休。赤脚踏冰邈难求,返视絺绤犹狐裘。
行人病暍喘车牛,虽处广厦非所庥。我欲登彼白玉楼,侧身西望心悠悠。
何当万里来清秋,其帝少昊神蓐收。飒然风露洗我忧,凉生暑退火西流。
四时代谢如环周,及兹又作徂年谋。人生寒暑为寇雠,何异疟疠脂髓搜。
有力负走藏壑舟,朱颜绿发安可留。以静胜躁聊优游,何必远期汗漫游。
只如昨日事,回头想、早已十经秋。向洗墨池边,装成书屋,蛮笺象管,别样风流。
残红池、几番春欲去,却为个人留。宿雨低花,轻风侧蝶,水晶帘卷,恰好梳头。
西山依然在,知何意、凭槛怕举双眸。便把红萱酿酒。
只动人愁。谢前度桃花,休开碧沼,旧时燕子,莫过朱楼。
悔煞双飞新翼,误到瀛洲。
淮王城下,有扶疏丛桂,香分蟾窟。携得团圞天上影,琢就镜奁中物。
立本清高,香闺对绾,红苣同心结。紫金跳脱,让他光鉴毫发。
讵料凤去鸾孤,琼枝一树,忽被罡风裂。柳絮帘栊无限好,堆作安仁鬓雪。
画箧閒搜,宵来失却,一串玲珑月。半规破镜,算仍飞上瑶阙。
乌府新承宠,瑶台别故群。缓行帘外入,清唳枕边闻。
藻翰经题品,高轩拟见分。苏耽真爱汝,何啻附青云。
鲵妖毁玉度,虹气岨王猷。上宰轸灵略,宏威肃广谋。
绵崄冒戈堞,乘峤架烽楼。燕兵歌越水,代马思吴州。
金笳夜一远,明月信悠悠。云色被江出,烟光带海浮。
开襟夹苍宇,拓远局溟洲。折日承丹谷,总驾临青丘。
仄待飙雾晏,方从畎壑游。
少年马后抱熊罴,便佞相倾结所知。一日搭名帮草料,好官多属跨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