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濆,字子漪,自号逸诗,晚唐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约876年前后)在世。咸通二年(861年)举进士及第,仕终泗州判官。濆患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有《于濆诗集》、《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铁错空怜彼错,金昏未解谁昏。忧天不可天问,知世还从世论。
昔读古人书,知有杜鹃名。今泛沅江船,始闻杜鹃声。
杜鹃生子不自哺,野老相传之语如少陵。惟有古来称望帝,变化无端竟茫昧。
吾意百鸟相推尊,亦如蜂蚁君臣义。气化感物不自由,四月五月声喧啾。
一声未了声转急,千林万壑波涛秋。远客扁舟睡难著,两耳还遭杜鹃聒。
归心一夜忆虞廷,鸣凤时应集阿阁。
小雨不滑道,好风吹我衣。畏途得清凉,实亦天念之。
念之匪有他,七十方督师。上忧国步艰,下悯生民疲。
区区当努力,早见平淮碑。
空同之山戴斗极,叠嶂横陈开碣石。翠崖丹磴互低昂,复阁层阑转空碧。
碧桃花落笙声幽,双成吹玉彩鸾讴。跨凤腾云去无迹,清猿啼断层崖秋。
霞光隐映山长在,寰海茫茫隔烟霭。旧游仙侣谩招呼,误落人间几千载。
吴争越战何可数,束书欲问桃源路。画图空见避秦人,隔水渔郎不相顾。
瓜华豆荚已阑珊。采摘记霜前。全胜二月杨花瘦,斜阳陌、吟渴须餐。
惯见银钗小妇,迎风挑向筠竿。
谁分野色上毫端。玉本笑红圆。前身定是长沙易,写生手、一样流传。
倦客清斋久矣,何人贻鲊香山。
永丰圩接永宁乡,一亩官田八斗粮。人家种田无厚薄,了得官租身即乐。
前年大水平斗门,圩底禾苗没半分。里胥告灾县官怒,至今迫租如迫魂。
有田迫租未足怪,尽将官田作民卖。富家得田贫纳租,年年旧租结新债。
旧租了,新租促,更向城中卖黄犊。一犊千文任时估,债家算息不算母。
于乎有犊可卖君莫悲,东邻卖犊兼卖儿。但愿有儿在我边,明年还得种官田。
庾岭烟迷夜寂寥。罗浮月冷路迢遥。可堪空色不相遭。
风笛吹残浑欲断,霜笳听罢惯能销。依依脉脉迥难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