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安杂诗十首·游神林谷寄邵尧夫

山人有山未尝游,俗客远来仍久留。
白云满眼望不见,可惜宜阳一片秋。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猜你喜欢
枕石安眠,山云四屯。
救不得出,浣盆浣盆。
更说甚德山临际,棒如雨点,
喝似雷奔。草更人去路,
月挂客愁村。

北风日以劲,古道无人行。阳坡树已黄,阴崖草犹青。

四时相代谢,谁为此枯荣。揽衣坐幽磴,下有流泉声。

听之不成调,挹之有馀清。悠悠京洛尘,污人头上缨。

紫陌年光天上回,东风吹雪放新梅。燕鸿却背南云去,楚鸟还迎社日来。

半绿萍醅浮腊脚,残红桃艳弄香腮。山公知有登高兴,樽下容谁献寿杯。

城中七月犹炎暑,城下归人趁行侣。十年为客忆东吴,一日辞亲发南楚。

楚江吴江路几多,扬帆处处尽经过。琵琶亭边有明月,长干门前闻踏歌。

千里苏台在行目,忽度枫桥到乡曲。顾瞻桑梓杂悲欢,纷引亲朋问寒燠。

吴中归日嘉可游,知君未得久淹留。晚岁还为越乡叹,他州重有倚门愁。

平生脱手千金剑,衣鹑马狗今谁盼。负负复何言,饥来难叩门。

白衣应送酒,凝望终无有。不见夜飞蝉,山妻剧可怜。

去年来见荷初败,今岁归逢菊已残。
残菊败荷浑似我,纵余芬馥岂堪观。
马鞍山会异龙山,暮节登高作等闲,
不逐沲人存静观,唯依达士叩玄关。
箭穿化鹤君何在,书寄宾鸿使未还。
引领庭闱方寸乱,倚松对菊涕潸潸。

吊古寻秋桂,怀人说雨花。天风吹馝馞,湖月照尘沙。

径到穷时转,亭从曲处遮。最怜征戍客,种后即天涯。

枉将荆棘满园栽,不放阳和一点回。
何事成阴种桃李,相逢一笑看春来。
为渔江上去,便与云水亲。
瑶空远迢递,绿波渺无尘。
辽绝人间世,安知世间人。
扣舷驯白鸥,收纶采青蘋。
钩直溪茅晚,琴鸣坛杏春。
扁舟足傲睨,聊复有此身。

  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日:“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日:“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

晴朝丽早霜,秋景照堂皇。干惨风威切,荷雕池望荒。

楼高看雁下,叶散觉山凉。歇雾含空翠,新花湿露黄。

飞禽接旆影,度日转铍光。连翻北幽绮,驰射西园傍。

勒移码瑙色,鞭起珊瑚扬。已同过隙远,更异良弓藏。

且观千里汗,仍瞻百步杨。非为从逸赏,方追塞外羌。

谁谓木槿花,朝荣夕已萎。容颜逐电光,老大行相随。

高堂有歌舞,及取少年时。寿命信可长,仙人竟何之?

世祖神武真天纵,万里中华归一统。当时六诏亦亲征,大丑小夷咸入贡。

圣泽涵濡垂百年,昆虫草树犹生全。岂意狂童耸边鄙,戈鋋一埽成萧然。

君侯累世称将种,落落奇才奋忠勇。往岁乘轺谕蜀归,威名烜赫传秦陇。

迩来天子褒前功,玺书进拜明光宫。腰间金符射白日,胯下宝马鸣春风。

金碧山高天拱北,瘴雨蛮烟今已息。元戎为国保遗民,日读丰碑歌圣德。

相期游野寺,不寐忆松房。细雨苍山湿,高云碧殿凉。

沙行看逸鹭,石坐傍幽篁。准拟侵晨往,冲泥定未妨。

山中地僻好藏修,寂寂幽居架小楼。云树四围当户暝,
烟岚一带隔帘浮。举杯对月邀诗兴,抚景令人豁醉眸。
我亦人间肥遁客,也将踪迹寄林丘。

昨夜风雷忽尔,露柱生出两指。天明笑倒灯笼,拄杖依前扶起。

拂子?跳过流沙,夺转胡僧一只履。

入秋更漏正迢迢,阶下寒蛩转寂寥。妾怨宵来风雨恶,隔窗自悔种芭蕉。

忠定扶神鼎,安邦不顾身。曾孙能致命,属籍岂无人。

归骨番江上,招魂霅水滨。死生均此念,老病泣遗民。

踏遍苕溪石,梅花又满林。山川春入望,宇宙月知心。

一纪别乡井,八年无雁音。危巢老松顶,日暮有归禽。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