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仙现,宋杂剧演员。或作丁先现,丁线现。其艺术活动年代,历经神宗熙宁、哲宗元祐、绍圣,迄徽宗崇宁(或政和)年间(1068—1106或1111)。为宫廷教坊使数十年,时人呼为丁使。亦作场于汴京(今河南开封)东南角楼街巷诸瓦肆勾栏。才思敏捷,敢于诮弄当时执政者及社会庸俗风气,人称“台官不如伶官”。精于审音,崇宁初大乐阙微调,议补,先现以为不可妄增。他乐工补作《黄河清》之类成,声终不谐,末音寄杀他调。使先现听之。先现则谓:“曲甚好,只是落韵”。能为词,有《绛都春·上元》传世。
寒飙昼相忆,悲歌夜相见。斗室岂天台,落尽桃花片。
僧楼借床眠,宵残听粥鼓。清盥据梧坐,山翠飞入户。
夙慕渔洋名,常如梦天姥。夜来看不足,朝窗笏更拄。
宛将螺子黛,镜中画眉妩。《法华》虽附丽,卑之奚足数。
忆昔王尚书,好事鲁掠取。至今竟属公,湖山号宗主。
譬诸冶城墩,风流擅千古。自来称王谢,后先堪接武。
平山一瓣香,敬为先生许。典型犹在望,苍茫云缕缕。
临行耐把归期问。金钱卜信看看近。花事近荼蘼。当归寄一枝。
红衿双燕子。不作传书使。春梦总无凭。还应梦未曾。
东来春色复东流,谁倩春光上客舟。风月有情同饮恨,莺花无语顿生愁。
离亭到处长兼短,别绪牵来夏更秋。莫道春心终不转,寒梅枝上信长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