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发山溪一雨馀,昨来暑气半分无。何人道是三衢远,挂起东风十幅蒲。
昔君守南服,伊予还旧矶。沉浮既异势,音告乖以违。
袖中有尺素,迟彼双鸿飞。双鸿不可见,叹息沾裳衣。
思子忽若渴,望子忽若饥。岂以负薪累,甘贻伐木讥。
中心谅无他,愿君察其微。
隔窗姊妹唤朝眠,好梦关心记未全。守定誓盟金鸭畔,望穷书信纸鸢边。
文犀领扣新偏脆,绣雀鞋帮旧更鲜。每到百花生日日,未曾凄闷似今年。
两厅形迹马牛风,尽日相望杳霭中。恰似蓬山三万里,怀人何处觅诗筒。
东山桐,西山梓。上枝蟠青云,下枝拂流水。雷轰雹击野火烧,裂骨穿肤半生死。
谁从大壑阴,采制为鸣琴。孤丝寡珥縆断脊,中有清霜烈日之明心。
天荒地老陵谷变,此骨不与金石同销沈。可怜文信国,闻道遗琴欲沦没。
亦有汪水云,当时挥手凌青雯。如何尚有一片乾净土,埋此三尺四寸枯桐根。
粗具腭与龈,安辨蛇蚹纹。漆文土花所不蚀,叠山两字分明存。
先生身似摩霄鹄,燕市从容一瓯粥。掀髯抵几已无成,茶坂麻衣空恸哭。
当其横膝时,含情再三弹。初为《梁父吟》,后作《齐女叹》。
世无钟期莫为赏,海天何处寻成连。先生此时与谁语,琴兮琴兮吾与汝。
先生可逝琴不亡,十三之徽一一吐焰直与箕尾争光芒。
此琴非桐亦非梓,铭非铭兮字非字。黏著苌弘血一腔,意亿劫灰飞不起。
吴氏为此图,望古意有余。我思此琴不可见,展图忽忽生嗟吁。
谁招朱鸟挥残泪,敲碎西台竹如意。
一年一度饱秋风,不信森罗路可通。欲把双星较离合,地中天上将毋同。
纷纷铙鼓法场开,滞魄羁魂杂沓来。新故何须分小大,总教解脱到泉台。
河灯齐放散馀青,为怯昏黄隔杳冥。我道暗飞能自照,阴燐毕竟是流萤。
一出钟馗跳掷忙,陡然殴逐出他方。料知鬼更揶揄笑,醉饱原来有散场。
按日轮开不夜城,梨园歌唱一声声。怪鸱啄屋群飞去,何处飞灰月半明。
救母真诚解倒悬,挑经步步上西天。是谁踵事增华者,数典依稀说目莲。
屠门大嚼夜深时,肉作林兮酒作池。鬼亦尽情拚一醉,胜将饥饱仗孙儿。
生前施舍一钱难,死后香花尚博欢。等是无家茕独子,请君随意恤孤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