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使君高义驱今古,寥落三年坐剑州。
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
路经滟滪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
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你高风义节纵贯古今,却在寥落中困在剑州不得升迁。
世人只知文翁能够移风易俗,却往往忘记了李广一生不得封侯。
路经滟灏滩时我一个人文鬓蓬松地望着自己的小船在水上起起落落。
这年月兵荒马乱,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再相逢呢?也许是春风和煦的时节在仲宣楼中相见吧。
注释
使君:指李剑州,当时任剑州刺史,是位有才能而未被朝廷重用的地方官,名字不详。
文翁:西汉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人。俗:一作“蜀”。
李广:西汉名将。
滟灏(yànyù):即滟滪滩,在四川奉节县东五公里瞿塘峡口,旧时是长江三峡的著名险滩。
仲宣楼:汉末文学家王粲在荆州避难的地方。

赏析

  律诗受到声律和对仗的束缚,容易流于板滞平衍,萎弱拖沓,正如刘熙载所说:“声谐语俪,往往易工而难化。”(《艺概·诗概》)而这首七律写得纵横捭阖,转掉自如,句句提得起,处处打得通,而在拿掷飞腾之中,又能体现出精细的脉络。

  诗的前半篇写李剑州,热情地歌颂了他“能化俗”的政绩,为他的“未封侯”而鸣不平。诗从“高义”和“寥落”生发出这两层意思,使读者对他那沉沦州郡的坎坷遭遇,更深为惋惜。“文翁”和“李广”,用的是两个典故。文翁政绩流传蜀中,用以比拟李剑州任剑州刺史;未封侯的李广,则和李剑州同姓。典故用得非常贴切,然而也仅仅贴切而已。可是在“文翁能化俗”的上面加上个“但见”,在“李广未封侯”的上面加上个“焉知”,“但见”和“焉知”,一呼一应,一开一阖,运之以动荡之笔,精神顿出,有如画龙点晴,立即破壁飞去。不仅如此,在历史上,李广对他自己屡立战功而未得封侯,是时刻耿耿于怀,终身为恨事的。这里却推开来,说“焉知李广未封侯”,这就改造了旧典,注入了新义,提高了诗的思想性。在这里,杜甫把七言歌行中纵横挥斥的笔意,创造性地运用、融化于律体之中。在杜甫诗歌里像“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醉时歌》)之类的句子,正是和这首诗有着一样的波澜。

  下半篇叙身世之感,离别之情,境界更大,感慨更深。诗人完全从空际着笔,写的是意想中的诗人自己“将赴荆南”的情景。诗人“路经滟滪”,见瞿塘风涛之险恶,“天入沧浪”,见江汉烟波之浩渺。这是他赴荆南途中所经之地。在这里,诗人并未诉说他的迟暮飘零之感,而是以“一钓舟”和“沧浪”,“文蓬鬓”和“滟滪”相对照,构成鲜明的形象,展示出一幅扁舟出峡图。如果把这两句诗比作诗中之画,那么借用杜甫另外两句诗,“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登岳阳楼》)来说明画意,是颇为确切的了。尾联用“仲宣楼”点出诗人到了荆南以后的情形。诗人清楚地意识到他所处的时代和命运,即使到了那里,也还是和当年避难荆州的王粲一样,仍然作客依人,托身无所。而在此时,诗人回望蜀中,怀念故人,想到兵戈阻隔,相见无期,那就会更加四顾苍茫,百端交集了。

  全诗由李剑州写到诗人自己,再由诗人自己的离别之情,一笔兜回到李剑州,脉络贯通,而起结转折,关合无痕。杜甫的这类诗,往往劈空而来,一起既挺拔而又沉重,有笼罩全篇的气势。写到第四句,似乎诗人要说的话都已说完,可是到了五、六两句,忽然又转换一个新的意思,开出一个新的境界。然而它又不是一泻无余,收束处,总是荡漾萦回,和篇首遥相照映,显得气固神完,而情韵不减,耐人寻味。

  杜甫七律风格的基本特征,是他能在全篇之中,营造出磅礴飞动的气势;而这磅礴飞动的气势,又是和精密平整的诗律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工而能化”,“中律而不为律缚”,从这首诗就可以体现出来。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李剑州当时任剑州刺史,是位有才能而未被朝廷重用的地方官。前一年,杜甫到过那里,和他有交往。这年,杜甫准备离蜀东行,写了这首诗寄给他。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八年流落醉腾腾,点检行藏喜不胜。
乌帽素餐兼施药,前生多恐是医僧。

閒扶藜杖立沙头,水落空江露远洲。红日转山将市散,几多渔艇漾寒流。

君家有虚亭,跨涧复面山。泉声碎环玦,清绕窗户间。

潜鳞俯自钓,佳树坐可攀。我思醉其上,与子开尘颜。

微吟对一枰,放此白日閒。

能使时平四十春,开元圣主得贤臣。
当时姚宋并燕许,尽是骊山从驾人。

积镪多金生怨尤,一温饱外更何求。自甘韬遁陶元亮,不爱赢馀马少游。

何取累累兼若若,终成莫莫与休休。花前适意三杯酒,万事忘机对白鸥。

西洛风流压众久,十分国艳与天香。
护持翠幕千窠锦,羞澁于铜两鬓霜。
不怕眼花疑保福,且将色相问空王。
书窗不要笙歌群众观点,茗碗相如味更长。

结驷何期蓟北城,德星忽傍碛沙明。谈锋独感匡扶志,禄食同衔顾遇情。

三辅桑麻连朔野,万方玉帛拥神京。秋回战气为山色,醉倚崆峒看洗兵。

良犀美玉巧工雕,议款平酬贵客邀。封付儿孙传玩远,未寒四大已萍飘。

安得独上昆崙巅,侧身常近清阳边。氛妖堕散昏垫解,使我目朗心萧然。

孤根十月已先温,不待青春入烧痕。冷艳一枝何处看,竹边池阁水边村。

物候来相续,新蝉送晚莺。百年休倚赖,一梦甚分明。
金鼎神仙隐,铜壶昼夜倾。不如早立德,万古有其名。

誓师屠六郡,登城望九嵏。山沈黄雾里,地尽黑云中。

霜戈曜垄日,哀笳断塞风。

百年登眺问谁宜,涧转林回石磴危。潮落空江秋笛起,云生虚室夜钟迟。

庙门雨黑愁山鬼,阶草霜黄集野麋。天地无情归浩劫,一樽聊复散襟期。

收沙边轻帆。正萧萧一弄,秋在江南。知有瘦腰沈约,断肠何戡。

家楚甸、羁吴岚。算此情、柔如春蚕。去十里莲泾,和愁不断,和泪上征衫。

还迟我,霜中龛。奈鱼天易暝,雁书空缄。一样阻风中酒,倦怀都芟。

物如此,人何堪。对野桥、衰杨毵毵。问瘦碧词人,西窗甚时来共谈。

密约深期卒未成。藏钩春酒坐频倾。向人娇艳夜亭亭。
相顾无言情易觉,归来单枕梦犹惊。眼梢怨泪几时晴。
叠浪浸天青,离愁望处生。
雨余孤岛螟,花落一船横。
岸远红兰湿,鱼狂白鸟惊。
无人问行客,山寺莫钟声。

飞虹千柱挂湖西,犹是苏公旧日堤。莫道沧桑今古异,风流曾记昔年题。

疲马日投北,间关意若何。
星霜催短鬓,风雨渡长河。
远道逢人少,归心入梦多。
未能逃世网,微尚竟蹉跎。

赤壁争雄又几秋,江波不断古今愁。风腥远水鱼龙混,草没荒城鹿豕游。

樊口斜晖穿树出,汉阳孤屿接天浮。年光不逐豪华去,剩有残碑记竹楼。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