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中秋绝句二首

颍川城下两中秋,金气初凝火尚流。
脾病家人不教饮,官厨好酒亦难求。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猜你喜欢

许生精艺谁可及,材用刚柔以制笔。水盆洗出紫兔毫,便觉文章生羽翼。

蒙恬将军为动色,为是秦王旧时物。丞相斯曾从驾行,载此篆书封禅碣。

从秦至今几千载,兔尚存皮竹可采。利济天下功不有,入手千人万人爱。

我昔为郎居粉署,用笔唯于许生取。轻衫日对紫薇花,写遍江淹梦中句。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
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
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
事事令人幽,停桡向余景。
我本江湖客,来观雁荡奇。
脚穿灵运履,口诵贯休诗。
景物与心会,山灵莫我知。
白云迷去路,临水坐多时。
精金百鍊始知难,何似仙枝两度攀。
名逐凤书归故里,身从鸟道入巴山。
诏宣远俗皇恩厚,惠洽齐民利刃闲。
珍重加餐顺风土,归来高步七人班。

相见便情长。只有琅琊大道王。三百年来文物感,苍茫。

身到亭亭九友旁。

梅雨好凄文。黦我丹青一扇香。袖里珍擎怀里握,收藏。

合配君家赋九行。

只尺濂溪有旧祠,石存九曜已无池。光风霁月今犹昔,辜负前贤石上诗。

南枝旧约,惬素心得似,何逊东阁。彩笔禅仙,玉貌臞仙,天涯已忍沦落。

劫灰一度春消息,省缟袂、丰姿如昨。尽海桑、著意迁流,不改绿华红萼。

遥忆前芳晚晼,故园伫翠羽,初别黄鹤。泛雪重湖,锄月空山,底事烟霞孤却。

溪藤百幅恁珍重,问冷艳、幽香谁托。待料量、物外琴书,占取幼舆丘壑。

初无声利想,独有山水癖。
慨然岁月逝,名山喜投迹。
书来拜嘉招,吹火自蜡屐。
戒期西山邑,奔命通书尺。
君诗如齐楚,凛凛两大国。
吾诗比邾滕,惴惴甘服役。
千里奉诗盟,敢爱股肱力。
方舟绝清汉,舍棹上层壁。
梅垭排青云,四览众山脊。
僮肩困负笈,马喙不停息。
趼足上崔嵬,欲进辙已植。
喘喉如鼓橐,开阖振胸臆。
仰愧升木猱,俯羡归飞翼。
天曛未敢止,行行望仙舄。

往年曾说蔡中郎,唾落骊珠颗颗香。却忆凉州辛苦地,个中滋味亦亲尝。

铁石芳条谁矫揉,从教曲折抱天姿。龙蛇影碎玲珑月,交错难分南北枝。

天涯相遇两相知,对榻清谈玉屑霏。
芳草漫随愁共长,青春不与客同归。
薰风池馆蛙声老,落日帘栊燕子飞。
南浦他年重到日,湖山应识谢玄晖。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凫胫苦太短,蚿足何其多。物理斩不齐,利剑空自磨。

老蹠富且寿,元恶天不诃。伯夷岂不仁,饿死西山阿。

天意寓冥邈,人心徒揣摩。不如且饮酒,流年付蹉跎。

酒酣登高原,浩歌无奈何。

匠石搜林弃樗散,不材何敢玷簪裾。
家贫粗有千金帚,国难曾无一箭书。
今日总戎师管葛,明时征士用严徐。
野人不作功名念,欲效陶朱共养鱼。

先生统大业,玄化渐八维。仪刑孚万邦,内训隆壶闱。

皇英垂帝典,大雅咏三妃。执德宣隆教,正位理厥机。

含章体柔顺,率礼蹈谦祗。螽斯弘慈惠,樛木逮幽微。

徽时穆清风,高义邈不追。遗荣参日月,百世仰馀晖。

我闻钱子古丈夫,早岁丧亲伏墓庐。血泪迸空百草枯,神芝挺发黄土垆。

一茎三秀烨以敷,圆钉宝盖屹相扶。醴泉灌注含膏腴,紫云覆护连根株。

山灵地媪侈厥符,鸟啁兽躅助号呼。削杖苴绖麻布襦,毁容恶服绝复苏。

孝悌有王贯斗枢,卉木荣华孝之馀。里闾耇长起叹吁,痛心疾首矧可摹。

夫孰非亲堂上居,日严祇敬本一躯。夫孰非子膝下娱,风树悲挠弗待予。

爱生戚死自古初,德锄谇帚俗易趋。刳分宦奥类向隅,较计丝粟遽异储。

被薪委壑喂鸢乌,酣酒嗜炙酗杯杅。衰虽在身,孝已渝天。

荐厥祉天,亦诬信哉。纯孝与世殊,史笔值此合特书。

素冠所刺今不无,朱草有神锡尔孤。琅玕玉树岂得如,岱衡恒华五岳都。

玄黄赤白拥趾颅,列仙山泽或疗臞。瑞不为孝徒区区,天寒岁晚霜霰疏。

慎终追远在我儒,匪丹伊青绘此图。后有过者尚式车。

人间不记吴王事,江上今存季子宫。坏壁乱飘青藓雨,破檐时荡白榆风。

衣冠何处埋春草,鸡酒长年任野翁。下马一看思旧德,浮名应与暮云空。

製之居首尾,俾之辨斜正。
首动尾聿随,斜取正为定。
有如提吏笔,有如执时柄。
有如秉师律,有如宣命令。
守彼方与直,得其刚且劲。
既能济险难,何畏涉辽敻。
招招俾作主,泛泛实司命。
风乌愧斟酌,画鷁空辉映。
掌持国土,天下安堵。
信向佛法,运心坚固。
德重丘山,名播寰宇。
清白传家,望隆今古。
参透吾宗,眼眉卓竖。
末后一机,超佛越祖。
汝辜负吾,吾辜负汝。
云广翛闲失故宫,泓泉虬木古今同。
诗仙羽化无踪迹,后世何人识此风。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