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郑二君子见访赋绝句 其一

客路谁为骨肉亲,两君邂逅结比邻。相交自可到头白,世乱还家有几人。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猜你喜欢
河南有归客,江风绕行襟。送君无尘听,舞鹤清瑟音。
菱蔓缀楚棹,日华正嵩岑。如何谢文学,还起会云吟。

强臣欲窃命,九锡乃所僭。奈何得道人,亦复有此念。

是非固不同,等欲示其渐。石地复龙趺,穹载极该赡。

漫灭半可读,以足表龟监。名存物何在,遗制不少欠。

帝意岂无谓,人事徒妄占。何适非偶然,随遇始弛担。

秋色到极浦,层空霭行云。长剑抚玉珥,欲降云中君。

桂旗澹偃蹇,风驭何缤纷。淹留岂予愿,沐浴空兰薰。

重湖草木威名熟。儿童犹唱平郴曲。宴寝静愔愔。恩波湘水深。
举头天尺五。稳步烟霄去。三柱黑头公。朔庭谈笑空。
手撚荼醾缘酒恶,十二栏干凭一角。
归兴应如春样浓,前亭后亭花自落。

下山入屋上山锄,图得生涯总近居。桑眼未开先著椹,麦胎才茁便生须。

茅屋三间书掩扉,遮藏足得讼前非。
雨馀燕踏竹梢下,风动蝶随花片飞。
闲自钩帘通野色,时因酌酒见玄机。
思乡化作身千亿,底事柳侯深念归。
凤凰池上亦何荣,道义曾知有利名。
达则春风天下共,穷时晓雨陇头耕。

帝里晴开寿域新,侯门掩蔼不胜春。红巾何处传青雀,彩服谁家舞玉麟。

杯近南山还比节,筹添东海欲生尘。宾筵更觅长年祝,带砺盟书世自珍。

陈迹不可访,旧游三十年。
相逢非故物,大半已沉泉。
世界扬尘海,浮生不系船。
老人无固必,醉即掩篷眠。

鲸波设险古犹今,习俗何尝计浅深。风伯持人惊世路,山黎厌客著官箴。

君臣上下无私意,天地中间有此心。遥想二公皆定力,曾经人海看升沉。

数行浓墨洒天涯,未许为农去国赊。
老病三年南楚艾,春晴二月上林花。
每惭左辖频虚席,已幸西垣不毁麻。
温诏拜看重感激,微躯何以答皇家。

庭闱已愧鬓边丝,况复吾儿隔父慈。老蚌每看明月出,故巢转忆凤雏痴。

频催玩具今都办,未治归装汝岂知。岁晚车尘仍扑面,鹪鹩何处觅新枝。

翳雾埋云皓首翁,难将书传考前踪。商山羽翼朝天后,化作中天一石峰。

历下故人今何在,音书久已隔寒暄。多年别后纷纷事,何日樽前细细论。

忍见风霜摧羽翮,空教江汉泻词源。圣朝宽大超前古,即有恩光照覆盆。

意气生平重,其如此夕何。世难知己少,时乱一身多。

别路虫声切,长江鹤唳和。莫辞他日晤,千里远相过。

脱靴殿上醉阳狂,触拨春风睡海棠。放逐一身穷不恨,三郎入蜀更郎当。

甃玉编金次第平,花纹隐起踏无声。
几重便上华堂里,得见天人吹凤笙。

菊瘦黄荒秋意老。记得临行,曾说归期早。转眼重阳都过了。

刀环数遍愁怀悄。

别后双娥慵不扫。盼煞音书,喜听□尼报。况说他乡知己少。

远游争似家居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