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胡仲孚

客里游从近十年,一时朋旧羡君贤。学通上古长桑术,道悟《南华》散栎篇。

交久直看书似笋,爱深时借笔如椽。白头归倚西风立,一度相思一惘然。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猜你喜欢
海郡雄蛮落,津亭壮越台。城隅百雉映,水曲万家开。
里树桄榔出,时禽翡翠来。观风犹未尽,早晚使车回。
粉销香减红兰泪。总是文君初别意。春风织就闷情怀,夜月砌成愁况未。
迢迢归梦频东里。堪恨洛阳花渐已。斜阳日日自相思,三十六陂芳草地。
杨柳依依拂短亭,看看飞絮又成萍。
老来世味都尝遍,不待邻鸡唤梦醒。
六街尘断早凉生,细葛含风体更清。
官府吏闲时乐易,市廛人喜政和平。
挥金蔌蔌吏槐蕊,鸣玉淙淙御水声。
观阙渐迎初日上,马头还傍绿阴竹。
忆昨携儿寄小轩,儿今何在小轩存。
唤爹若有褰裳语,恋母犹多泪席痕。
两树桃花飞痛血,一山松影护游魂。
销凝良久忽如见,我与同归家处村。
欲赋前贤九日诗,茱萸相斗一枝枝。
可怜宋玉情无限,争似陶潜醉不知。
绿鬓爱随风景变,黄华能与岁寒期。
登高回处狂多少,笑杀襄阳拍手儿。

啖饭一箪不尽,结庐环堵犹宽。常得奉祠玉局,不须草诏金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入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更短亭 一作:连短亭)

春水涨溪,浑是濛濛,昨夜杨花吹遍。走马问章台,长堤外,和雨和烟一片。

纤腰自舞,料应未识相思怨。可惜笑桃人别后,孤负年年青眼。

怪他眠起无端,好光阴都付,小莺雏燕。不向陌头看,怎知我,近日魂销肠断。

丝丝缕缕,几时系得东风转。且去西泠桥畔等,万一舣船重见。

君不来,来何时。三年一书札,万里独相思。瑶芳满把凭谁寄,明月伤情只自知。

巧夫纵诞争说相,口角澜翻如剪样。
眼中元不识英奇,随世炎凉分下上。
贡谀乞得贵人诗,红签彩轴珍携持。
未遭穷士或有赠,烂在酱瓿问不知。
如斯等辈真肉眼,砂里精金岂能拣。
古朴相士却不然,品题每在未遇前。
前时赠诗纸欲朽,逢人夸张不去手。
古朴相士真识人,识人须要当贱贫。
信知巧者尽虚伪,惟有朴者全天淳。
愿君终身如此朴,俗态高低不须学。

柳风催送横天雨。自是难留住。更无消息教人知。

不解一宵惊去、定因谁。

香膏酿出红芳密。费尽东风力。到来无绪恋东风。

为爱半溪流水、㬉溶溶。

泪眼看花枝,齐行奠玉杯。日暮铜雀迥,歌舞妾空来。

悲心舞不成,恨唱歌声咽。君王去后行人绝,但见西陵惨明月。

天运丁阳九,蒙尘事可伤。
群寮徒陷敌,贼子更臣张。
自古宁无死,惟公独有光。
向来从伪者,生意日荒凉。

过却重阳菊未黄,对花聊复举离觞。雄姿未必非公瑾,妙算惟应是子房。

一片白云亲舍远,五更残月客窗凉。功名自谓男儿事,富贵应期在帝乡。

砂碛大风吹土屋,马上行人纱罩目。貂裘荆筐拾马矢,野帐炊烟煮羊肉。

一雨妨游屐,萧然自化成。墙披苍藓合,谷概白云平。

涧急遥传响,峰连岂辨名。骤随鸣磬韵,细逐讽经声。

檐卜居然长,池莲未便倾。飘飏浑搅梦,登眺不胜情。

天柱应全暗,金沙想半盈。晚晴山更碧,佛日透林明。

野色芬敷洗露香,篱边不减御衣黄。
繁英自翦无人插,应笑铁潜两鬓霜。
指点山陵问宋朝,荒云漠漠菼萧萧。
行人但说钱王事,强弩三千射海潮。
松窗久是餐霞客,山县新为主印官。
混俗故来分利禄,不教长作异人看。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