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罃。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
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王曰:“然则德我乎?”对曰:“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两释累囚,以成其好。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
王曰:“子归何以报我?”对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无怨无德,不知所报。”
王曰:“虽然,必告不谷。”对曰:“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次及于事,而帅偏师以脩封疆,虽遇执事,其弗敢违。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
王曰:“晋未可与争。”重为之礼而归之。
全吴馆内,破楚门边,十年事、记冶游作使,与卿并倚吴阊。
清狂帘前壁月,桥头画縠,钿辕畔、游閒公子,红烛银筝,醉玉温香。
平康。况曾经邂逅,枇杷巷口扫眉娘。想那日妖娆,唤马药栏,微雨碧城凉。
难忘。无端一别,腰身瘦尽东阳。奈晓风残月,梦回酒醒,往事微茫。
堂堂。问江东士女,涂辙谁令我辈妨。料章华才子,也应点、两鬓吴霜。
戎马十年耆老尽,邱公去作岭南人。眼中唯有谢康乐,五字韩亡泣鬼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