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六章送王君冕归陕西

麦熟天乍热,开轩理瑶琴。兹晨有客至,一径苍苔深。

日出树影倒,旷坐分绿阴。清谈落馀花,松风杂幽禽。

君子希道德,永言结同心。

(1290—1348)元邵武人,字子肃。笃志励学,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除翰林国史院典籍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院编修。出为湖广儒学提举。时人重其学行,称樵水先生。有《春秋经旨》、《四书一贯》。
  猜你喜欢
江城吹晓角,愁杀远行人。汉将犹防虏,吴官欲向秦。
布帆轻白浪,锦带入红尘。将底求名宦,平生但任真。

百日归期恰及春,馀年乐事最关身。出门便旋风吹面,走马联翩鹊啅人。

却对酒杯疑是梦,试拈诗笔已如神。此灾何必深追咎,窃禄从来岂有因。

空山落叶无人管,长林苍苍秋日短。飞泉百尺堕空濛,下注寒潭作清浅。

淅沥如闻带雨来,飘摇忽被风吹断。忆向山中初听时,乍近却疑身在远。

幽寻僻探始得之,毛发萧骚不容绾。鹦鹉江洲竟趯翻,匡庐瀑布谁分剪。

世间奇胜自有地,应恨入山来已晚。十年双袂京尘满,亦欲相从为一浣。

安得图中二老翁,芒鞋竹杖长为伴。

端阳綵扇百官传,每岁宫臣赐独偏。君去翰林供奉久,始来经幄拜恩年。

颁从殿阁风先动,捧向云霄月并悬。象毂银镮倍光宠,好扬薰吹助虞弦。

百岁匆匆过隙驹,等閒八十七回除。蹉跎日月前无几,俯仰乾坤乐有馀。

白首诗书重结课,青春草木旧吾庐。由来多病还多寿,一笑残痾未负余。

秋来手种竹,憔悴不成林。复此雪霜晚,空惊孤直心。

如何沾瑞露,似欲慰穷阴。珠华粲将坠,玉色润还深。

含春乍荏苒,戴日尚萧森。玄泽非人力,樵苏无见侵。

望族推平舆,清芬嗣太邱。乡评严礼法,家学邃源流。

幸托葭莩契,方期仗履游。西风忽悲惨,忍复看眠牛。

凉飙散馀燠,秋光澹山市。策杖寻幽人,行行二三里。

循径既纡曲,缘溪复迤逦。小桥路转东,柴门恰临水。

主人意殷勤,劝客且留止。山村无兼味,鸡黍聊可庀。

适逢邻翁至,相揖色先喜。今晨逢渔者,买得鳜鱼美。

请客过山斋,烹鱼酌村醴。

长日心边一事无。放痴儿女走相扶。不道荦衣缘底事。笑指。杖藜门外看平湖。好借西邻霜羽鹤。更著。青松和月两三株。一片春风千古意。倩取。龙眠作个寿星图。
春风杨柳陌,连骑醉离觞。千里远山碧,一条归路长。
花开愁北渚,云去渡南湘。东望濛濛处,烟波是故乡。

一水依秋碧,孤松夹岸疏。涛声来雨后,远籁在风初。

莫愁微雨落轻云,十里长亭未垫巾。
流水小桥山下路,马头无处不逢春。

乌上桥南卜一廛,辛勤留得大官钱。缘知清白能传后,负郭何须二顷田。

重崖置屋亦常关,下法龙眠小隐山。纵有青牛不耕稼,但闻犬吠白云间。

文字眇烟云,过眼徒浩浩。
所有未见书,惜哉吾已老。
子云客长安,陈迹如一扫。
同叔向来人,我生苦不早。
亦闻青城山,斯翁为有道。
瞿塘不可上,秋梦长颠倒。
白日来西昆,一见自应好。
纵谈百代前,至竟非苦槁。
多为开口笑,明月生怀抱。
黄鹤有高楼,恍如事幽讨。
揽辔逢道州,听书下下考。
周南勿留滞,掇拾供史藁。
分手重酸辛,璠玙众所宝。
十日不得面,何为太草草。

红尘十万入招提,花木阴阴可杖藜。三径风烟人世外,五陵秋色帝城西。

青山欲共深公买,翠竹多逢阮籍迷。一卧云房心便息,更从何处觅丹梯。

雨后遥山色如洗,萝径无人暝烟起。露滴荷衣无暮寒,抱琴独宿秋声里。

为君一鼓沧浪吟,万壑千岩流水深。何处夜猿啼不断,西风萧飒引离心。

绿袖斑斓上庆庭,莺莺燕燕竞新声。
庚寅初度逾三纪,丁卯秋来快一鸣。
九十春光清昼永,百千岁颂寿星明。
愿君高举纫兰佩,自古悠长是令名。

黑蜧吼急魃舞狂,三年赤地无耕氓。男泉女布尽流散,幺凤乃逐哀鸿翔。

嵩山之阳汝水曲,蓬门弱息颜如玉。不随越女斗铅华,已许梁鸿联眷属。

饥驱各自走天涯,大地狂飙飏落花。万丈游丝牵不住,长淮呜咽渡香车。

红颜自恨生无福,死别生离抛骨肉。城北徐偏晚问名,墙东宋又来窥目。

琴心一曲卓姬奔,桃李无言息妫辱。儿女从来责备宽,何妨富贵藏金屋。

吁嗟罗敷自有夫,莫将红豆误蘼芜。女贞之树倚天际,磊磊早具凌霜株。

覆巢已分无完卵,合浦安知再返珠。有人太息发奇愿,欲与天公补离恨。

万紫千红总护持,况是幽兰滋九畹。白璧求完漆室贞,黄金待赎文姬券。

捐金屡赎屡不成,绿珠难与豪家争。谁欤高谊拯奇节,绣衣使者来彭城。

若非铃阁官符力,难慰穷闺破镜情。千里明驼送故乡,不知夫婿在何方。

临行别有心中事,欲言不言神转伤。儿生未识藁砧面,儿去先登阿母堂。

迤逦关山行复止,停车为访长千里。阿兄则来婿未归,乍见牵衣集悲喜。

掌上珠仍送入怀,奁中镜尚虚连理。人生离合最无端,荡子青春去不还。

窦氏征袍苏氏锦,何时明月照团圞。云茶南下日纷纷,精卫难填海底魂。

安得黄衫皆任侠,却教红粉尽衔恩。

  孔子过泰山侧 ,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贡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出自《十三经注疏》本《礼记·檀弓下》。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