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华下

昔辞莲幕去,三十四炎凉。
旧物三峰雪,新悲一镊霜。
云低秦野阔,木落渭川长。
欲问当时事,无人独叹伤。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猜你喜欢
寂寞蝉声静,差池燕羽回。秋风怜越绝,朔气想台骀。
相去数千里,无因同一杯。殷勤望飞雁,新自塞垣来。
休看小字大书名,向日持经眼却明。时过无心求富贵,
身闲不梦见公卿。因寻寺里薰辛断,自别城中礼数生。
斜月照房新睡觉,西峰半夜鹤来声。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扶桑梢上上朝暾,起早行迟却载奔。玉作宫城三万雉,呼僮换马入金门。

江上黄芦风作花,一双秋影落寒沙。春风又绿长安草,何必江南有岁华。

独据泽中胜,绕家金壁堆。溪虚水照屋,花近树平台。

倚杖鸟飞过,开门月入来。无邻恼鹅鸭,渔亦莫争隈。

起早月尚明,微风响庭树。
遥钟尽残河,池草盈白露。
披衣行空庭,孤禽语平曙。
酬措每疏慵,晨光起檐户。
孰知愁虑牵,丘壑慕恬素。
薄俗擅奸危,皇情感深顾。
岁阑贫病侵,幽愤徒朝暮。¤

帝德敷文教,醇儒受主知。南屏誇毓秀,西浙信钟奇。

邹鲁心源接,皋夔事业宜。摛辞先紫闼,簪笔上丹墀。

鳌禁回翔日,龙楼申命时。风期储作相,简畀命为师。

圣代恩光美,诸生教育垂。中川飞綵舸,长路飏云旂。

被化千馀里,劳臣三载期。弦歌声络绎,羽籥舞参差。

继志人皆仰,因材笃靡遗。冰壶常自耀,水鉴果无私。

舒啸闻鸾凤,挥豪篆虎螭。春风开绛帐,夜雪坐皋比。

语默无非教,周旋必中规。叩帘仍待问,撤幕不差池。

三变容皆见,一隅举所疑。持衡馀奖进,取士掩瑕疵。

披览官斋晚,微吟夜漏迟。孤寒群爱戴,蹶弛荷扶持。

昔岁彤廷诏,曾令蓬户窥。不才尘荐牍,授简写新诗。

坐待官厨饫,吟看日晷移。几回瞻謦欬,再拜奉师资。

知遇真难报,蹉跎尚若斯。惊心易寒暑,临别重讴思。

哲匠饶经济,名贤好翼为。鸾台九重待,凤阁百僚随。

教泽咸沾被,酬恩难絷维。抠衣姑孰路,惆怅送旌麾。

海国霁烟景,长林气鸿濛。遥峰积翠起千丈,九天秀出金芙蓉。

石泉淙淙洒风雨,银河半落横苍穹。恍疑身坐天姥下,万壑五月生寒风。

对此发长啸,逸气凌丹虹。閒移轻棹入空碧,武陵尽处缘源穷。

鸥沙潮落见溪钓,鹤林月上闻烟钟。以兹便欲赋归去,孤琴未许来相从。

始知幸接明盛世,谁能敛迹对尘踪。

吾闻紫荆关是古来天险处,势逼恒嵩抗天柱。栈路迥出青云端,岩瀑喧豗喷洒长空,对之可以湔尘虑。

往年龙虎纷拿战血飞,煌煌万骑关前驻。只今平世天下清,千里桑麻旆旆连郊墅。

行旅不操寸兵,瓮城不劳铁铸,王元不封函关泥,孙子不书马陵树。

关南孤戍夜火稀,关北团茅小家住。今我自西来,飞霜满衣絮。

林下有高人,怡然此相遇。烟霞邮馆午停骖,风雪轩窗夜联句。

家山咫尺望不迷,写书先寄宾鸿去。须臾日车飞上扶桑红,一骑已出东山东。

诸生幸不笑韩愈,官长何因骂郑虔。

南流底处所,绛帐居尊严。

今朝忽起登高兴,踏上层崖两径蹊。身在紫霄离俗远,手扶红日觉天低。

山花向我依然笑,野鸟留人只自啼。莫怪老夫閒散诞,疏林横月夜忘归。

别后音书各杳茫,归来两鬓亦应霜。未能叩马劳行李,先许抱琴过墅堂。

门外落花频自扫,瓮头新醁拟同尝。怪缘底事无消息,烟瞑鸦栖又夕阳。

睡起怯春寒。海棠花、开未开间。莫言春色三分二,朱颜绿鬓,栽花种竹,谁似群闲。
侯印旧家毡。早天边、飞诏催还。从今几岁岁称觞处,人如玉雪,花如锦绣,福寿如山。
仙游舍人声建中,正论久矣排群雄。
令子贤孙俱有耀,皇天两耳元非聋。

劝农事云毕,晴日足登山。山高翠微上,坐见人境閒。

天目有修眉,洞庭无狂澜。田畴井画见,布谷行相关。

村村自花柳,流水春风颜。周行抚泉石,碧匣开潺湲。

尚想读书声,犹在松树间。此事已难会,沂水何时还。

朗吟苏仙语,明月下前湾。

不合生来爱苦吟,书淫传达室癖到于今。
江湖未遇医治手,烦向诗脾谩一鍼。
元秀峰前累世居,圣朝旌表振门闾。
四方来客多登弟,一邑为儒喜读书。
诗阁夜闻吟木狖,水亭晴见戏荷鱼。
石娇华表溪山里,晚景寒烟尽不如。

尚能容懒拙,畴复较崇卑。翮健抟风易,花寒映日迟。

何心忧塞马,无计指床龟。好学柴桑令,长吟归去词。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