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冠山二十八首 其七 升仙台

高台去天咫,有仙从此升。遗迹尚可攀,山云白层层。

东平人,字继学。王构子。善画山水。英宗时为翰林待制。泰定帝时历官治书侍御史,中书参知政事。泰定帝死,被燕铁儿流远州。后为文宗起用,任江东廉访使,以南台御史中丞卒。
  猜你喜欢
寂寞吾庐贫,同来二阁人。所论唯野事,招作住云邻。
古寺期秋宿,平林散早春。漱流今已矣,巢许岂尧臣。
旧愁聊自息,新恨便相催。
欲寄丝千织,无由只雁来。

忆我初识君,屈指今七年。盐车著骐骥,驽蹇纷争先。

谓当对清闲,帝席半夜前。稍使修世官,复近尺五天。

如何尚朱绂,亦堕岭海边。前山春色多,佳树午阴圆。

散策履幽径,方舟下长川。心目得开明,语笑为芳鲜。

但恨暝色至,不得穷攀援。尚欲夜然犀,下照蛟龙渊。

清游渺难继,归梦苍山巅。须君换鹅帖,更叙山阴贤。

达磨东来不记年,一灯然处百灯然。
顾从清净求明了,应喜晨斋学省缘。

范叔脱身车箦间,一言悟主才所难。死齐辱贾逐四贵,合为昭王留武安。

万里青云虽自致,燕客相寻亦天意。琅琅乘机叙消息,能使先生谨承德。

愿归相印臣不如,结绶怀金岂劳力。富贵只资唇舌能,休笑魋颜与挛膝。

人生遭遇合有时,羁旅入秦谁与知。揽权数月何为惧,非义所安人或恶。

四十三年雄俊间,归与不归函谷关。孤坟却使郑人看,只恐燕昭由此还。

千古英灵果何往,人间祸福空相访。春入祠庭燕御风,交龙旌堕香尘中。

芙蓉开绿水,青松映海棠。
新晴沐膏雨,艳色明朝阳。
绰约延姝子,转盼流辉光。
被服妖且妍,细浥蔷薇香。
下有合欢带,绣作双鸳鸯。
上有双同心,结作明月璫。
珠环垂两耳,翠凤翘钗梁。
琼钩约双袖,提笼学采桑。
采桑城南隅,五马停路傍。
调笑不一顾,但见桑条长。
归来候蚕眠,静坐调笙簧。
结发事夫婿,谁羡乐家王。

玉几凭来顾命新,负扆闻道有家臣;从今赌却钻刀咒,不信华人信满人!

草际持颐,泥中齧齿,别号虫中裸族。一讴群和为公平,偏则向、人前怒目。

雄踞东陂,长吟下里,宛矣公孙在蜀。董生何事懒窥园,看不耐、汝曹边幅。

荆溪东望梦崚嶒,欲访坡翁惜未能。今日上人飞锡去,西风谁与摄衣登。

洞沿玉带随仙李,泉落铜棺漱古藤。他日三生堂外见,山人应讶我来曾。

或随流水或随风,一片西飞一片东。何似得沾香额上,艳妆犹说寿阳宫。

重重树杪高高阁。悬泉千尺檐前客。度夏爱僧居。一来慵下梯。睡余无气力。坐数遥峰碧。闲咏不成诗。斜阳在涧西。

对君何处问,迢递草堂深。独坐寡尘虑,微吟生隐心。

孤峰留晚照,平野带秋阴。庭下栽松树,苍苍已满林。

乱蓬无根日,送子入青塞。苍茫万里秋,如见原野大。
鸟雀寒不下,山川迥相对。一马没黄云,登高望犹在。
惊风忽然起,白日黯已晦。如何恨路长,出门天涯外。

吏隐堪凭此处论,诗情已觉似潮奔。花源竹溆开孤戌,渔舍官庐共一村。

草自帘前青到海,柳从桥畔绿通门。天教祇狎间鸥鹭,腰际须无束带痕。

春秋思报本,忠孝原有祠。
仪物修孔时,击鼓吹豳诗。

青油幕底客弹冠,博士留秦羡美官。四野共知温树好,三秋那识井梧寒。

引绳可碍狂夫直,榜户常教冷眼看。太息水平风忽险,更从何处觅任安。

居兰处鲍总相宜,台底频加十二棋。金瓮不妨垣外耳,白云常染镜中丝。

同园忽长弹蕉竹,落釜应惭煮豆萁。犹幸九渊龙喜睡,探珠回首纬萧时。

隆恩百岁浑无报,握手江干。恨罨征帆。病眼朦胧仔细看。

暮秋驾鹤游蓬岛,佩冷云寒。长夜漫漫。泪洒吴江树树丹。

秋日同文馆,人閒景自长。重帘朝气入,嘉木午阴凉。

朝市喧聊避,山林兴未忘。频添绕炉水,还与试香方。

曲径穿林滑,孤亭得地偏。池光团作露,山气动如烟。

疏簟偎凉月,枯琴韵涧泉。清欢能几辈,莫惜醉银船。

男婚女嫁既已毕,子平山游不复出。古人冷淡今人笑,儿孙马牛何时逸。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