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吴阊门诗

田横感义士,韩王报主臣。若为留意气,持寄禹川人。

(509—566)南朝陈吴郡吴人,字孔章。好文史,起家梁王国常侍。依王僧辩、张彪,及僧辩被杀,彪兵败,乃归陈霸先。敬帝绍泰中,为都督周文育长史,掌政事,辅克萧勃,擒欧阳頠。后为豫章太守。历官度支尚书,散骑常侍。出为西阳、武昌二郡太守。卒谥简子。
  猜你喜欢
和靖当年不聚妻,因何七世有孙儿。
若非鹤种并龙种,定是瓜皮搭李皮。
酒到横波娇满。和香喷面。攀花落雨祝东风,诮不借、周郎便。
背立腰肢挪捻。更须回盼。多生不作好因缘。甚只向、尊前见。
云暗青天一鼓雷,旱蝗那得辄为灾。
易盈畎浍流先溢,不尽关河色渐开。
丰兆已从膏泽见,喜情还逐夕阳来。
平明官属趋丞相,乐合公堂送贺杯。

人离别。屏上小山凄绝。欲寄相思教谁说。梧桐初下叶。

窗外绿鬟轻撇。立尽閒阶周折。慢把罗帏向前揭。早是愁时节。

丈夫志四方,有事先县弧。焉能钓三江,终年守菰蒲。

如何驷隙间,流光日已徂。矫首望太行,努力驱盐车。

风吹河北雁,飒沓云中呼。岂无怀土心,所羡千里途。

浣花成老大,人道是花翁。白鹭浮沉者,年年浦溆同。

犹令玉琴在,不使石床空。酌酒无朝夕,春颜任意红。

烟夕凉波起白蘋,蔫红落粉尽歌尘,依稀山黛可怜颦。

一舸谁寻虾菜路,千丝空羡鲙残鳞,无多秋事属閒人。

春来何处去何归,世上关心者亦稀。老景渐知前路逼,新花应又一年违。

桥边激激催流水,塔外层层透落晖。深羡使君闲此日,野人经月未开扉。

玉皇祠畔一凭阑,绝顶风高夏亦寒。北去尘沙通瀚海,西来天地是长安。

青云迥隔三千界,白日平临十八盘。似有飞仙度幽壑,凤笙声袅佩珊珊。

不因将军打门惊,瓦釜何从得此声。谁道枯肠三椀怯,能令俗骨一生清。

鸿渐绝怕膏新绝,党进那知雪水烹。从此客来真水厄,吾方正酒学泉明。

异名同出少人知,两者玄玄是要机。
保命全形明损益,紫金丹药最灵奇。

皇颉久不作,史籀亦已尘。古学既凋丧,古制遂沉湮。

文繁世愈降,作者日维新。春蛇复秋蚓,萎薾何足珍。

有美渊学士,运笔如有神。翰墨盈海内,声华重儒绅。

悠悠百年后,继之更何人。开卷抚遗迹,黯然忽悲辛。

商敦与周鼎,此器谁为陈。图书道如在,会见风俗淳。

雁度金河水,风生玉塞秋。误人成白首,还说未封侯。

闽川又复过清明,花信风牵倍感情。四海再逢虞舜日,三年两驻越王城。

春光寂寂啼山鸟,云影悠悠拂羽旌。可是东君不相下,狂飙吹雨溅银争。

万仞山头一振衣,凌空楼阁自霏微。山间返照和烟至,槛外浮云带雨飞。

古庙石坛仙蕨长,丹梯风露俗尘稀。攀跻兴尽扶藜下,赖有明珠照乘归。

占断烟波七里滩,渔蓑轻拂汉衣冠。
高踪磨出云涯碧,清节照开秋水寒。
泽国几家供庙食,客星千载落云墩。
我来亦有沙洲兴,愿借先生旧钓竿。
问利问名总不知,生涯付与一轮丝。
四时风月付还我,万顷烟波说向谁。
霁后短蓑和笠晒,醉来长笛倚篷吹。
此怀惟有诗人识,除却诗人只楚词。

炎海中间此放舟,江淮河济只浮沤。悠悠共老风尘里,知是人间第几流。

羊头车子推明月,没底船儿载晓风。
一句顿超情量外,道无南北与西东。

曲港潮回碧水澄,蛋船傍晚上渔灯。千樯影射波光动,一抹烟含暮霭凝。

历落疏星明复暗,朦胧萤火灭还增。更添红蓼白蘋岸,风景依稀似武陵。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