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诗

周昌梗槩臣。
辞达不为讷。
汲黯社稷器。
栋梁表天骨。
陆贾厌解纷。
时与酒梼杌。
婉转将相门。
一言和平勃。
趋舍各有之。
俱令道不没。
(328—376)东晋陈郡阳夏人,字彦伯,小字虎。袁猷孙。有逸才,文章绝美。少孤贫,以运租自业。因讽咏史诗而为谢尚所重,引为参军,累迁大司马桓温府记室。温重其文笔,使综书记。尝倚马作文,顷刻得七纸,殊可观。性刚直,故位不显。谢安为扬州刺史时,宏出为东阳太守。撰《后汉纪》。另有《竹林名士传》、《三国名臣颂》等。
  猜你喜欢
华发萧萧,归碧鸡坊,出金马门。把一枝色笔,掷还郭璞,些儿残锦,回乞天孙。永免朝参,更无宣锁,送老三家水竹村。休休也,任巫阳来下,未易招魂。
茅檐安得庖阍。倩便了沽来酒满樽。叹角巾东路,吾寻初服,上书北阙,子漫危言。漏院霜靴,火城雪辔,得似先生败絮温。安危事,付布衣融泰,鼎足膺蕃。
远莅长沙渚,欣逢贾谊才。江山疲应接,风日复晴开。
江树云间断,湘山水上来。近洲朝鹭集,古戍夜猿哀。
岸杼含苍捄,河蒲秀紫台。月馀偏地赏,心尽故人杯。
自我违京洛,嗟君此溯洄。容华因别老,交旧与年颓。
梦见长安陌,朝宗实盛哉。
浩浩海风劲,滔滔河水浑。
古人皆去世,乔木自当门。
族党诸孙盛,吾宗一线存。
兴衰知有数,心事与谁论。

自喜还家入郡闳,久无书简到京城。棋观每笑机心巧,琴断还忧曲意生。

厚禄万钟身外薄,冷泉千尺耳边清。来诗咏叹陶然乐,疑梦钧天奏九成。

匣有青萍筒有书,何门不可曳长裾。
应须定取真知者,遣对明君说子虚。

客也何为,八十之年,天涯放游。正高谈拄颊,淳于曼倩,新知抵掌,剧孟曹丘。

楚汉纵横,陈隋游戏,舌在荒唐一笑收。谁真假,笑儒生诳世,定本春秋。

眼中几许王侯。记珠履三千宴画楼。叹伏波歌舞,凄凉东市,征南士马,恸哭西州。

只有敬亭,依然此柳,雨打风吹絮满头。关心处,且追陪少壮,莫话閒愁。

楚客写荆岑,秋云隔浦阴。
人家连橘坞,水庙映枫林。
乱后清游歇,愁边远色深。
相看休向晚,怕有峡猿吟。

春信年来尚渺茫。丛丛先遍野溪堂。七弦欲下差排调,三弄拈来误倚腔。

檀晕紫,蜡烘黄。一般傲雪与凌霜。何缘未识林和靖,试共平章孰肯降。

居闲岁月久,万事心已冥。
独于同调人,独未能忘情。
忆昔桂花发,君来访柴荆。
把酒未花下,欢然话平生。
今年秋更好,花还照眼明。
无由共清赏,幽恨已难平。
那闻遭横议,意颇悔西征。
既不乐朝市,却思岩石耕。
古来未遇者,宁免寸禄荣。
要当且隐忍,勉强就功名。
精神收召入腔来,水色山光面目开。
可惜行窝新失伴,雪晴未忍说寻梅。
远别离,明当入蜀去。
酒酣日落客心惊,起与仆夫先议路。
引车在庭牛在槽,桐枝袅袅秋风豪。
别情惆怅气不下,酒觞翻污麒麟袍。
缓缓清歌慰幽独,不惜更长更烧烛。
赠君发上古搔头,莫易此心如此玉。
平生每笑花飞片,东家吹落西家怨。
但得归时似别时,相知何必长相见。

石扉高映碧芙蕖,二室联翩逼翠虚。字里苍苔犹自活,茶边寒木易成枯。

吴中太白争华地,林下青羱化石馀。三洞周回五百里,金堂石室尽仙都。

病起陵阳思翠微,秋风动后著行衣。月生石齿人同见,
霜落木梢愁独归。已许衲僧修静社,便将樵叟对闲扉。
不嫌旧隐相随去,庐岳临天好息机。

止足人高尚,遗荣子独前。诣台飞舄日,辞阙挂冠年。

象服归丹扆,霓裳降紫天。仙舟望不及,朝野共推贤。

夜来天阕望文昌,移在藩臣斗极旁。
千尺涛江元不远,公当早晚对明光。
雅翻汉月催黄发,雁断胡天想翠华。

江上柴门掩夕晖,客来刚被鹊先知。出迎不较衣翻著,对饮宁辞盏倒垂。

话到更深无断处,起看月落几多时。人生恨不如潮信,暮去朝还有定期。

白云如絮拥苍山,肤寸能弥六合间。却怪纷纷频出岫,不曾行雨竟空还。

饷留儿女自喧呼,指点春禽又引雏。村妇相逢还笑问,把蚕今岁是三姑。

尘埃典却林泉闲,家梦夜夜归云端。
知君弄笔欺造化,乞我几株松石看。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