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武厌尘土,彭门富溪山。从兄百日留,退食同跻攀。
轻帆过百步,船底惊雷翻。肩舆上南麓,眼界涵川原。
爱此忽忘归,愿兄且三年。我去已匆匆,兄来亦崩奔。
永怀置酒地,绕郭多云烟。
夜吟方倚树,晓梦已入竹。风铃散疏声,悬灯照凄绿。
颇欣谢尘事,息仰在深谷。迹感铩羽禽,狂惊失群鹿。
穷乡此留滞,乐岁苦踯躅。岂念怀与安,徒成歌复哭。
丹诏催归九棘班,桂花香里泛楼船。罚轻犯跸追先哲,望重埋轮记昔年。
争看上书规走马,未须把酒诧登山。日边故旧如相问,衰病惟应卧辋川。
空云黯淡青鳞斜,月色惨惨黄铺沙。九天青女曳裾带,笑抛珠露成飞花。
僵禽淅飒动庭女,城上啼乌怨如哭。琐窗疏帘点轻毳,古砌芳花凝碎玉。
绣帐垂深□□处,两两金乌喷晴雾。春浓入骨不知寒,屏外凄风倒回去。
烛龙破梦惊晴光,酒波煖滟酥花香。笑看碧瓦冻鸳鸯,岂知茅屋悲无裳。
凤城仙客来扬州,便当解此千金裘。丹丘夜出玛瑙瓮,洞庭春泛瑶华舟。
看花路入竹西寺,吹箫人倚桥边楼。船头对月且独饮,锦袍明日金陵游。
一片秋云织秋晓,瘦马冲泥行草草。长路二更时梦公,觉视飞鸿在天杪。
昨宵带雨入江南,短章欲报双鱼杳。徐州自古号雄封,天上黄河九曲绕。
张骞奉使早乘槎,支机片石恣搜讨。我来恰好问河源,定识相逢两绝倒。
人生遇合有前缘,我嫌太迟公太早。明朝趋步缓随公,江上数峰青未了。
天山尾,万柳红,天山根,万本葱,天山之口万树松。
元气不斫五丁手,古春蟠结山当中。中间凿空处,不见草与木。
天秘苍精泄元由,奇到峰尖刺天腹。忽破天膜膏四流,神尧以前无此绿。
松耶峰耶两不降,松身高与峰头昂。我来但有松挺立,积雪遍压无山光。
雪意欺松不教起,松势当空绝依倚。气夺天山以上天,天俯接松意未已。
塞水浅深伏沙窝,山底乱流成塞河。荒唐神物山之下,满山皱碧翻层波。
松面峰头倏向背,马力松风相进退。万里南天树海人,直到天西泛松海。
离奇藉撑西北倾,山石粗耳松其精。购者皮相松窃笑,卿相向我求长生。
我抚松身得石理,结交结心有终始。雪消雪满自年年,凿尽天山松不死。
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欲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然上之人不欲其众﹑不使其为者,何也?是有三蔽焉。其敢蔽者,以为吾之位可以去辱绝危,终身无天下之患,材之得失无补于治乱之数,故偃然肆吾之志,而卒入于败乱危辱,此一蔽也。又或以谓吾之爵禄贵富足以诱天下之士,荣辱忧戚在我,是否可以坐骄天下之士,而其将无不趋我者,则亦卒入于败乱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又或不求所以养育取用之道,而諰諰然以为天下实无材,则亦卒入于败乱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此三蔽者,其为患则同。然而,用心非不善,而犹可以论其失者,独以天下为无材者耳。盖其心非不欲用天下之材,特未知其故也。
且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异于人哉?惟其遇事而事治,画策而利害得,治国而国安利,此其所以异于人者也。上之人苟不能精察之、审用之,则虽抱皋、夔、稷、契之智,且不能自异于众,况其下者乎?世之蔽者方曰:“人之有异能于其身,犹锥之在囊,其末立见,故未有有实而不可见者也。”此徒有见于锥之在囊,而固未睹夫马之在厩也。驽骥杂处,其所以饮水食刍,嘶鸣蹄啮,求其所以异者盖寡。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一顿其辔而千里已至矣。当是之时,使驽马并驱,则虽倾轮绝勒,败筋伤骨,不舍昼夜而追之, 辽乎其不可以及也,夫然后骐骥騕褭与驽骀别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为无材,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耳。试之之道,在当其所能而已。
夫南越之修簳,镞以百炼之精金,羽以秋鹗之劲翮,加强驽之上而彍之千步之外,虽有犀兕之捍,无不立穿而死者,此天下之利器,而决胜觌武之所宝也。然而不知其所宜用,而以敲扑,则无以异于朽槁之梃也。是知虽得天下之瑰材桀智,而用之不得其方,亦若此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于是铢量其能而审处之,使大者小者、长者短者、强者弱者无不适其任者焉。其如是,则士之愚蒙鄙陋者,皆能奋其所知以效小事,况其贤能、智力卓荦者乎?呜呼!后之在位者,盖未尝求其说而试之以实也,而坐曰天下果无材,亦未之思而已矣。
或曰:“古之人于材有以教育成就之,而子独言其求而用之者,何也?”曰:“天下法度未立之先,必先索天下之材而用之;如能用天下之材,则能复先生之法度。能复先王之法度,则天下之小事无不如先王时矣。此吾所以独言求而用之之道也。”
噫!今天下盖尝患无材。吾闻之,六国合从,而辩说之材出;刘、项并世,而筹划战斗之徒起;唐太宗欲治,而谟谋谏诤之佐来。此数辈者,方此数君未出之时,盖未尝有也。人君苟欲之,斯至矣。今亦患上之不求之、不用之耳。天下之广,人物之众,而曰果无材可用者,吾不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