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荔支

含露迎风惜不尝,故将赤日损容光。
红消白瘦香犹在,想见当年十八娘。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猜你喜欢
南雁依稀回侧阵。雪霁墙阴,偏觉兰牙嫩。中夜梦余消酒困。炉香卷穗灯生晕。
急景流年都一瞬。往事前欢,未免萦方寸。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
蜀客高词诧割鲜,直吞云梦气仍全。
自怜单阏穷为赋,不向元和共得仙。
嘉论一朝倾盖合,新诗半夜叩关传。
西窗却话巴山事,它日相逢忆此年。
鸦鸦林中雏,日晚犹未栖。
口衔山樱来,独向林中啼。
林中有鸦父,昔生六七儿。
一朝弃之去,空此群雏悲。
意谓父在林,还傍前山飞。
山中得山樱,欲来反哺之。
绕林复穿树,疑在叶东西。
东西竟无有,还上高高枝。
高枝仅空巢,见此涕沾衣。
复念营巢初,手足生疮痍。
朝飞恐雏渴,暮飞恐雏饥。
一日万千回,日日衔黍归。
今我羽翼成,反哺方有期。
如何天夺去,遂成长别离。
山樱正满枝,结子红琲肥。
而我不得哺,安用自啄为。
嗟嗟我薄祜,哺之固已迟。
尚有慈母恩,群雏且相随。
落花时节,杜鹃声里送君归。未消文字湘累。只怕蛟龙云雨,后会涉难期。更何人念我,老大伤悲。
已而已而。算此意、只君知。记取岐亭买酒,云洞题诗。争如不见,才相见、便有别离时。千里月、两地相思。

白鹤招人反旧庐,旧人落落晓星疏。正伤邢璧埋黄壤,又叹燕椿非老株。

不见登山灵运屐,空悬下泽少游车。死于平世君奚憾,鸿雁嗷嗷未奠居。

我祖死国事,肇禋在增城。荒祠幸新复,适来奉初蒸。

亦有兄弟好,念言思一寻。苍苍兼葭色,宛隔环瀛深。

入门散图史,想见抱膝吟。贤郎敬父执,僮仆意相亲。

病躯不遑宿,留诗慰慇勤。落落千百载,人生几知音?

道通著形迹,期无负初心。

佳人薄命纷无数,岂独浔阳老商妇。
青衫司马太多情,一曲琵琶泪如雨。
此身已失将怨谁?世间哀乐长相随。
易安写此别有意,字字欲诉中心悲。
永嘉陈侯好奇士,梦里谬为儿女语。
花颜国色草上尘,朽骨何堪污唇齿。
生男当如鲁男子,生女当如夏侯女。
千载秽迹吾欲洗,安得浔阳半江水!

国艳虽殊情太少,蛾眉不画双瞳瞭。新就明河洗面来,更佩明珠踏瑶草。

不用朱鸾与紫霞,玉麒麟驾白云车。君看面上都无邪,更看身上都无瑕。

越王国女金可邀,卓王孙女琴可招。更有秦王家弄玉,嫁人只被爱吹箫。

怀哉经始心,与世共游赏。
为语往来人,莫起骊山想。
分席眠鸥渚,庐山梦已通。
蓬声疏密雨,灯影往来风。
我正思吾母,儿应说乃翁。
拥衾天未晓,此味与谁同。

书幌长清,帘衣渐裛,火罢炉灰生晕。小山畔、桂花迟放,曲栏外、海棠偏嫩。

爱青瓮、栽满菖蒲,恰称得幽人,碎愁零恨。怪满耳蛩声,凄凄切切,叫得雄心都尽。

病人悲秋浑未损。况剑寂琴虚,二毛偏近。答宾戏、支离自笑,送穷鬼、揶揄谁问。

十年事、偏上心头,便青鸟飞来,总虚佳信。只赋号愁霖,诗名苦雨,权寄眼前孤闷。

四月一日尚绵衣,知是故乡花片飞。白头慈母倚门久,目断天南无雁归。

几点晴云著树梢,寒山苍莽类城壕。鸡豚日落声相接,鹳鹤风凉势自高。

小径残榛分岭脊,平畴净绿带溪毛。朝来雨足多秋意,井上无人事桔槔。

听雨高堂上,君家好弟兄。树深催暮色,竹密助秋声。

列坐情方适,连床梦屡惊。却怜江海阔,鸿雁每孤征。

分明又是秋江路,短棹烟蓑。唱彻吴歌。隔浦渔灯隐芰荷。

依稀柳港维舟处,生怕风波。凉月无多。掩映低篷几点螺。

湘水衡山冠楚西,逢君曾与胜游期。桥跻危蹬寻僧去,月满归舟载酒时。

岁律别来惊易改,琴徽空自寄相思。试看湖上梅应老,不解东风赠一枝。

行色匆匆冒晓风,絷维无计挽青骢。回头易水骊歌迥,极目吴山马首东。

两地春愁鱼喷浪,一天秋思雁横空。无端莫道阳关曲,添惹微霜入镜中。

清晨旌节三川去,今日车书万国同。
燕饯都亭来诏使,停骖乡井访邻翁。
峰经回雁边声静,峡入啼猿树影空。
昭烈祠西诸葛庙,秦州城北隗嚣宫。
神交露立苍茫际,长啸风生感慨中。
毛伯昔闻周上介,随何今见汉明公。
布宣德意相如檄,囊括山川太史功。
河陇从兹兵不构,沴辕此去路相通。
庭充橘柚陈方物,歌听《巴渝》识土风。
最是多情江汉水,直随归楫到江东。
满眼春光万物华,小桥杨柳近人家。
谁将上下楼台月,化作金莲一夜花。

白雪闲庭,三馀小窗,昔年曾贮婵娟。分花斗草,何地不堪怜。

剪烛西窗话旧,相倚处、携手凭肩。从别后、时移世换,肠断各风烟。

想吴山楚水,竹楼黄署,风景依然。只霜鬓雪须,不似从前。

何事惊心岁月,弹指便、四十馀年。身虽在,槿花临暮,燕子晚秋天。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