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二郭诗 其二

昔蒙父兄祚。少得离负荷。因疏遂成懒。寝迹北山阿。但愿养性命。终己靡有他。良辰不我期。当年值纷华。坎凛趣世教。常恐婴网罗。
羲农邈已远。拊膺独咨嗟。朔戒贵尚容。渔父好扬波。虽逸亦已难。非余心所嘉。岂若翔区外。餐琼漱朝霞。遗物弃鄙累。逍遥游太和。
结友集灵岳。弹琴登清歌。有能从我者。古人何足多。
嵇康
  嵇康(224-263,一说223-262),字叔夜,汉族,三国时期魏国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州市西)人。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曾娶曹操曾孙女,官曹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因得罪钟会,为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
  猜你喜欢
乞取池西三两竿,房前栽著病时看。
亦知自惜难判割,犹胜横根引出栏。
堂上慈亲八十馀,阶前儿女戏相呼。
旨甘取足随丰俭,此乐人间更有无。
块泥封两耳,师旷亦为聋。
离朱捏两目,触面不得通。
折弓断其臂,安得为逢蒙。
白日照六合,光耀当天中。
苟为物所蚀,齯齿犹成童。
君子诚其意,默通大化工。
所以虞舜明,不在双重瞳。

十日无知识,那知有慈母。稍长听人言,一言一酸楚。

辟如少唐儿,原不知乡土。从人言闾庐,悲咽泪如雨。

哀怨本由衷,焉知涕无从。一封黄纸诏,十里白杨风。

海不扬波万国通,三吴闽浙各乘风。盛时不贵珍奇物,彝舶无多到粤中。

玉树悬秋,蜜沈烬暖馀香袅。银台双引绕花行,宿宴连清晓。

数点官梅信早。占年光、琼箫缥缈。春风无定,过却重阳,蟠桃正饱。

野阔天宽,赋情合载鸱夷棹。身閒犹耿寸心丹,阆苑芝仙猊。

同抚云根一笑。彩毫飞、朱弦古调。双鸾共跨,已㬉天香,红萸乌帽。

芦花菱叶丝丝雨,紫阁红楼面面风。最是秋来凉月夜,水连天处碧空濛。

画船棹破水晶盘,面面芙蓉正好看。信是人间无暑地,我来消夏又消閒。

山头月出天初露,江面风生水欲波。正是胜游新得意,片云相引入岷峨。

三边水墨画遥山,下有玻璃万顷寒。
蟾兔上时留倒影,鱼龙舞处动微澜。
旧来楼观东西出,未觉乾坤表里宽。
更向上头高着眼,湖光今作一杯看。

忆昔秋风从茂陵,词臣忝预汉公卿。瑶池宴罢西王母,翠辇归来北斗城。

石马嘶残人事改,劫灰飞尽海山平。唯馀太一池边月,伴我骖鸾上玉京。

长记扁舟过武夷,仙家梅竹满清溪。山禽尽日怜幽致,争拣寒枝趁晚栖。

青鸟何时来,衔书过东海。报道瑶草春,三花日堪采。

怪石当阶露未乾,小轩松竹溢清寒。閒来欲洗尘埃耳,莫惜云泉为一弹。

亭亭一风榭,脱屦席可即。阶前双白鹤,相迎似相识。

杨烱多才爱碧流,金明桥上对汀洲。日沈水屋蒹葭晚,凉入山衣薜荔秋。

草色浅深行处合,岚光明灭望中浮。鱼凫零乱扁舟集,浑似东湖钓石头。

空门闭苍翠,坐对寒山暮。僧定落花深,鸟散清钟度。

瑟瑟闻残荷,微微滴秋露。众籁寂不喧,悠然惬吾素。

淡泊来强健,颛愚息是非。久安容膝地,多补蔽身衣。

衰老人何用,忘年友亦稀。及春浑漫兴,莺燕掠花飞。

万事竟蹉跎,重泉恨若何。官临环卫小,身逐转蓬多。
丽藻尝专席,闲情欲烂柯。春风宛陵路,丹旐在沧波。

酒恶更嗔花气袅。起把落花和露扫。黄鹂一个上枝头,来报道。

添烦恼。今日五更春去了。

倦眼舒将烟渺渺。是处溪山今绿绕。却拈短棹问桃源,非故道。

人间杳。繁阴如雨无啼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