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登天童寺观海日

登临何事独关情,北斗阑干对面横。汉使犹空河畔影,霓裳如在月中声。

鱼龙水阔星辰动,鸿雁风高铃铎鸣。不待下方鸡唱罢,衲僧东指海云平。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猜你喜欢

  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 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达难辞藻琢琼瑰,入洛当年擅轶才。五岭达官今寂寞,九龄高躅久尘埃。

分符有此达千石,投辖中之三百杯。衣绣还乡真罕见,戏鱼同队几驽骀。

花影吹杨汉水(水彻)清,微(晓)风林里一枝轻。
即今江北还如此,愁杀江南离别情。
吾道悠悠,忧心悄悄。最无聊处秋光到。西风林外有啼鸦,斜阳山下多衰草。
长忆商山,当年四老。尘埃也走咸阳道。为谁书便幡然,至今此意无人晓。

闻道边城苦,霏霏八月霜。怜君铁衣冷,不敢爱新凉。

螺壳漫山纸蝶飞,携雏扶老语依依。红罗散影铜萧响,知是谁家扫墓归。

臣弹筝,君进酒。君持觞,臣为寿。君王沉醉宫生春,儿家乃有握槊臣。

赵郡痛哭宫门首,臣为国家不为酒。珠帘终蔽和士开,兖州刺史需君来。

士开生,赵郡死,非常作事有龙子。

丈菊亭亭入座新,白花辉映白纶巾。生来自有凌云志,可是孤高不近人。

生绡未展已生凉,白白红红映两厢。赖得转庵先著语,几成虚送许文昌。

赤壁当年苦战争,曹公横槊赋诗成。横江巨舰俄灰烬,留得孤篷载月明。

昔年曾赏沁园春,今日重来迹已陈。水外无心修竹古,雪中含恨瘦梅新。

垣颓月榭经兵火,草没诗碑覆劫尘。羞对覃怀昔时月,多情依旧照行人。

明日内家游上苑,许教斗草赌金钗。怕人先记花名字,隔夜潜偷玉篆牌。

东海拾得青琅玕,移向山窗生翠寒。手把玉笙待明月,吹下青天双白鸾。

家本秦川,贵公子孙,遭乱流寓,自伤情多。
幽厉昔崩乱,桓灵今板荡。
伊洛既燎烟,函崤没无像。
整装辞秦川,秣马赴楚壤。
沮漳自可美,客心非外奖。
常叹诗人言,式微何由往。
上宰奉皇灵,侯伯咸宗长。
云骑乱汉南,纪郢皆扫荡。
排雾属盛明,披云对清朗。
庆泰欲重叠,公子特先赏。
不谓息肩愿,一旦值明两。
并载游邺京,方舟泛河广。
绸缪清燕娱,寂寥梁栋响。
既作长夜饮,岂顾乘日养!

相彼反哺,尚在翔禽。孰是人斯,而忍斯心。每凭山海,庶觌高深。

遐眺存亡,缅成飞沈。

先生学者师,文笔峭如山。
有时骋奇怪,倒引天上泉。
达观古有作,奇探今孰贤。
我亦颇自我,种芝东来阡。
笑倚央境月,冷歌松下烟。
陆耘秀新插,水捕排旧筌。
闻师有紫书,愿启黄笈传。
三月下汝江,支离拜师前。
归来凤冈上,藉兰潄潺湲。
服师双麟芝,至今腹果然。
万方厌秦德,战伐何纷纷。四皓同无为,丘中卧白云。
自汉成帝业,一来翼储君。知几道可尚,隐括成元勋。

圣主仁恩务息民,收兵方外卷威神。老农自保太平乐,焉用空言羞使臣。

水乡菰米远,海国鼓声寒。渔子隔烟语,船人带露餐。

鹰秋丰羽翮,鱼夜跃波澜。拥被何能寐,孤灯不肯残。

讲馀精小笔,深院竹脩脩。试墨因磨雨,思山忽写秋。

静曾穷鹤趣,高亦近诗流。更拟缘清思,和云状沃洲。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