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晖染刻栋,础润上雕楹。神山千叶照,仙草百花荣。
泻溜高齐响,添池曲岸平。滴下如珠落,波回类璧成。
气调登万里,年和欣百灵。定知丹甑出,何须铜雀鸣。
魏收(507年—572年)字伯起,小字佛助,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人,南北朝时期史学家、文学家。北魏骠骑大将军魏子建之子。与温子升、邢邵并称“北地三才子”。魏收历仕北魏、东魏、北齐三朝。天保二年(551年),他正式受命撰魏史,魏收与房延祐、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干等“博总斟酌”,撰成《魏书》一百三十篇,记载了鲜卑拓跋部早期至公元550年东魏被北齐取代这一阶段的历史。书成之后,众口喧嚷,指为“秽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后官至尚书右仆射,天保八年(557年)迁太子少傅。武平三年(572年)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司空、尚书左仆射,谥文贞。
草木绕篱盛,田园向郭斜。去锄南山豆,归灌东园瓜。
白水照茅屋,清风生稻花。前陂日已晚,聒聒竞鸣蛙。
老舅近何如,心性老不改。世故恼情怀,光阴不相待。
借问同辈中,乡邻几人在?从今且为乐,旧事无劳悔。
辨言终自贼,寸心若电耀。使自溯源流,多端堪内笑。
请即所笑端,捩转其枢要。孤月游霜空,寒林清猿叫。
自己园亭。无分昼夜宜重构。黄芽秀。欲携云母。那里须垂手。
无相人人,蓦地开金口。明先后。须当遗旧。拿出元初走。
西湖睡起。飞絮游丝春老矣。涨绿涵空。十顷玻瓈四面风。
平时事少。天与湖山供坐啸。他日西州。却怕羊昙感旧游。
一官振饥荒,一官覆水旱。州里多应酬,田家少愁叹。
始我南山居,与子共朝夕。服事子尊君,德义蔼夙昔。
焉知二十载,万变如顷刻。渔钓负平生,浩荡随所适。
进惭负官义,退愧寻幽迹。而此山水间,时勤问消息。
夜深款岩扃,萝月在屋翼。清言溢前闻,子学日有力。
世好将未忘,相资庶有得。
蒲根閤閤乱蛙鸣,点水杨花半白青。隔岸风来闻鼓吹,柳阴深处有园亭。
早日分邻烛,中年隔宦邮。青衫南徼雨,白发洞庭秋。
风谊真堪哭,交游取次休。短修同一梦,华寂亦何尤。
蓝田水曲青玉立,雨过秋光满林湿。故人结屋傍幽崖,静爱石窗晴翠入。
带雪含霜半倚篱,横斜影里露仙姿。前村昨夜春来了,竹屋老僧犹未知。
老衲时耕稼,为居近给园。茅茨十亩地,烟火数家村。
野饭炊晨熟,溪舂入夜喧。寻常牧牛去,应不犯苗根。
依依两白鹤,岁久住青田。一鹤垂两翅,饮啄沙田烟。
一鹤展长翮,冥冥自冲天。思之不可见,独立秋风前。
有时月夜群动息,孤唳一声山水碧。凝眸侧颈复徘徊,影落空林风露湿。
故人独抱经济才,渊珠炯炯光难埋。江南地暖梅花开,折花待君君不来。
梅花岁岁开又落,空向梅边咏双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