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韦秀才

荆台兰渚客,寥落共含情。空馆相思夜,孤灯照雨声。
李群玉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猜你喜欢
田不曾耕地不锄,谁人闲散得如渠。
渠将底物为香饵,一度抬竿一个鱼。
豪占。清雾敛。与闲人登览。¤待月上潮平、波滟滟。塞管轻吹新阿滥。风满槛。历历数、西州更点。
天堑休论险。尽远目、与天俱占。山水敛。称霜晴披览。
正风静云闲、平潋滟。想见高吟名不滥。频扣槛。杳杳落、沙鸥数点。
樽酒相逢地,江枫欲尽时。
犹能十日客,共出数年诗。
供世无筋力,惊心有别离。
好为南极柱,深尉旅人悲。
阊阖初开瑞雾中,丹霞晓日上苍龙。
鸣鞭响彻廊千步,佩玉声趋戟百重。
雪後朝寒犹凛冽,柳梢春意已丰茸。
少年自结芳菲侣,老病惟添睡思浓。
烦君更上筑金台,世难民劳藉俊才。自有声名驰羽檄,
不妨谈笑奉尊罍。元规楼迥清风满,匡俗山春画障开。
莫忘故人离别恨,海潮回处寄书来。

拜衮人来斗指东,女牛招共客槎通。消残海气空尘瘴,听彻潮声自雨风。

下濑楼船海贯月,中流木秭亘长虹。看公铭勒燕然后,磨盾还推觅句工。

山北山南累亦多,愁缘不尽奈他何。花源正好深深去,又听人间薤露歌。

不见平田子,匆匆已二年。再聆绝交论,应笑养生篇。

晴日园花细,春风榭柳悬。不知游乐处,谁是竹林贤。

羽人归丹丘,轻房冒苍顶。
云飞北斗坛,瀑洗洪崖井。
三更火交坎,八十雪垂领。
深香熨玉斧,淑气回丹鼎。
彼空此亦无,物动我自静。
灼知乔松辈,元涉义老境。
一来受清涤,内悟开微儆。
请添无为香,上有萧台景。

楚客发天际,扬帆入三湘。回首青山远,忽已过涔阳。

晚树何历历,归思浩茫茫。永愧波上鸥,渔父共相忘。

苍朮频烧烟雾蒸,紫藤初爇蕙兰清。岁除却忆升平夜,萧鼓喧喧满凤城。

从军出陇北,
长望阴山云。
泾渭各异流,
恩情于此分。
故人赠宝剑,
镂以瑶华文。
一言凤独立,
再说鸾无群。
何得晨风起,
悠哉凌翠氛。
黄鹄去千里,
垂涕为报君。

往日房陵怜逐客,物情不觉在天涯。
十年来作六州长,四海共知双鬓华。
封内半为故敌践,路傍时问野人家。
京山初入京西道,晚景轻风旆脚斜。

翰林子元子,武库森戈矛。英声迈千古,逸韵横九州。

与君契金兰,投分何绸缪。清和谢夷惠,典刑追韩欧。

坐令人文焕,允塞昭王猷。念君独远迈,寥落行人愁。

木瘦楚山晓,风静寒江流。何当驾飞车,却忆昆仑丘。

尘埃满腥腐,朝暮同蜉蝣。

汉帝英雄重武材,崇山险处凿门开。
如今更有将军否,移取潼关向北来。
玉笋就华,紫荷香润,宴闲密侍西清。碧幢金节,仍尹凤皇城。须信千龄庆遇,丹霄上、重叠恩荣。时多暇,湖山丽景,许酒乐升平。
新春。逢诞日,莺花渐好,初过烧灯。想笙歌丛里,醉赏瑶觥。占尽人间福寿,行看取、稳赞机衡。貂蝉映,朱颜绿鬓,沙路马蹄轻。

庭院深深小阁幽,饮思亭畔绿阴稠。四围种得千竿竹,偶有风来便似秋。

指点山陵问宋朝,荒云漠漠菼萧萧。
行人但说钱王事,强弩三千射海潮。
仙溪七十里,半世始闻名。
一日见山面,千年怀友情。
古匏浮晋醁,清水照尘缨。
霜月亭亭白,连床话到明。

红绽南枝玉,芳姿绰约新。不将明媚色,竞逐艳阳春。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