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日送姜侍郎南游

京城花雨晓沾沾,陌上红娘已浴蚕。无奈金鞍少年客,携将春色过江南。

(1294—1365)睢阳人,徙吴中,字泽民。工画山水人物,能诗,善书。仁宗延祐末荐授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院编修。英宗嗣位,出为镇东儒学提举,后弃官归。顺帝至正中,起为行中书省照磨,摄守长兴。有《存复斋集》。
  猜你喜欢

二月春阴到水滨,秋风重见玉蟾新。无端扰扰来还去,只恐沙鸥解笑人。

寒入仙裙粟玉肌,舞馀全不耐风吹。从教旅拒春无力,细看腰支袅袅时。

少陵也自可怜人,更待来年试春草。

掌故吾能说,雍乾溯以还。禅心辟初地,小幸集汪班。

遂进群藩宴,兼怡圣母颜。升平六十载,乃大启三山。

花勋难树亦难酬,炙雪浇风老未休。给与扫香十万户,灵芳国里古诸侯。

白玉作筒黄金叶。凤翅差池凰羽接。奇弄徘徊曲重叠。

曲重叠,听增伤。鹍鸡舞,白鹤翔。

醉梦初回四鼓前,打篷急雨乱如拳。半床云锦沾俱湿,一点风灯照不眠。

陶令意轻彭泽县,庞公志在鹿门田。明朝行乐谁能必,未定阴晴亦偶然。

长安富贵海,十客九倦还。君去不著意,君归无愧颜。

旧圃一二亩,新居十数间。花寻直树种,竹简斜枝删。

诗句满壁写,书编到处安。冬檐日春煖,夏户风昼寒。

不是时令舛,自缘心地宽。天下政多事,未须牢闭关。

二十四番花信满。曾几日、春过半。橘花才绽,榆烟又改,野鸟提壶相唤。

何处秋千池馆。画旗边、饧箫声缓。兰叶小舟不见。

怅春情、半篙流短。苍髯枝老,绿腰细草,飘散玉钱无算。

多少翠襦金碗。奈伤心、莺捎蝶乱。

对此丹青笔,今吾始识吾。秋江片石瘦,冬岭一松孤。

不是庙堂器,真成草泽癯。行当返初服,归以读吾书。

紫微朝罢下天关,稳跨青鸾落世间。两袖春风何处去,洞庭东畔有三山。

至哉坤元。
实惟厚载。
躬兹奠飨。
诚交显晦。
或升或降。
摇珠动佩。
德表成物。
庆流皇代。
纯虾不諐。
祺福是赉。

风雪炉存半死灰,每听人语辄惊猜。眼穿屡揖亲知问,愁极忽传儿子来。

足茧荒墟烟惨澹,魂飞间道石崔嵬。经过且勿谈辛苦,阖室无虞已幸哉。

半雨半晴山弄姿,湿云吹风不成痴。
蘼芜渐遍楚宫碧,葡萄未涨巴江迟。
西南大尹初涉境,山川效职加瑰奇。
翠屏窥窗故娟妙,松峦映掩相参差。
浮云击汰睨青壁,灵君一去今安之。
吟情浩荡隘宇宙,万景敢云骄莫随。
当年楚境半天下,孱王醉梦方昏疲。
珊瑚玉佩赤帝女,星髾羽盖蜺旌旗。
锡符赐荣岂无意,侍臣托讽褰帱帷。
尹今文采继骚雅,梦得诗魂羞竹枝。
吾行一百八盘上,鑽天但觉天云低。
荒荒野驿虎豹怒,阴阴岭树猿猱嬉。
危登险陟倦三伏,口呿背浃嗟胡为。
岂知舟行有奇观,山灵秘惜留归时。
青帘白舫夙已具,芒鞋布袜将从兹。
胸中邱壑未尘土,头上岁月从驱驰。
虽无胜具逐支许,尚有乐趣同周施。
何当投劾便归去,发船打鼓清江湄。
更催尺一唤公觐,同看二六浮修眉。
常山蛇阵想鱼腹,建溪龙焙倾蟇颐。
摊钱昼浪看三老,杖藜晚岸寻名缁。
昔人汶岭寄书帖,更歌蜀道先吁嘻,
未若尹外岳牧中丞疑,惠爱春江之赴沧海,
清明秋月之挂峨嵋。尽驱三峡波涛笔,
第入思齐访落诗。

远扣禅扉暮始还,痕留芒履露斑斑。云随野客同归岫,花逐流泉乱出山。

寂历烟村孤犬吠,萧条祠宇老僧间。开缸独酌庭梧下,明月无言过碧湾。

浮生六十四年春,酒圣诗豪到处闻。千里腾骧空冀北,一家清白傍淇滨。

箪瓢巷有高轩客,诗礼门无杂吊宾。想见九原清节在,再歌哀挽荐溪蘋。

官船清晓渡淮安,满目风情入画看。衰柳冻含江雪暝,早梅香逐水云寒。

酒沽绿市朋簪合,人忆青楼客况难。王事驱驰当自勉,不须回首更盘桓。

都门杨柳拂离筵,归路青山水国连。
三月春阴垂细雨,几家寒食起新烟。
听莺谷口停行盖,立马江头问渡船。
此去故园应酒熟,杏花开遍草堂前。

浅水轻笼影未稠,轻寒料峭晚风柔。只今乍见舒青眼,已惹离人万种愁。

春将至,岁已暮。思量古往今来,祇是个般调度。凝眸昔日家风,下足旧时岐路。

劝君休莫莽卤,眨上眉毛须荐取。东村王老笑呵呵,此道今人弃如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