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刘道士

云林深处翠微多,石室春深长薜萝。当代衣冠正高贵,不须间诵《采薇》歌。

(1294—1365)睢阳人,徙吴中,字泽民。工画山水人物,能诗,善书。仁宗延祐末荐授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院编修。英宗嗣位,出为镇东儒学提举,后弃官归。顺帝至正中,起为行中书省照磨,摄守长兴。有《存复斋集》。
  猜你喜欢

开落元无准,秾华浪得名。今朝俄绿暗,昨日尚朱荣。

客子寒亦行,正月固多阴。
马头东风起,绿色日夜深。
大道不敢驱,山径费推寻。
丈夫不逢此,何以知岖嶔。
行投舞阳县,薄暮森众林。
古城何年缺,跋马望日沉。
忧世力不逮,有泪盈衣襟。
嵯峩西北云,想像折寸心。
我世本儒术,所谈圣人篇。
圣篇辟乎道,信谓天地根。
众贤发蕴奥,授业称专门。
传笺与注解,璨璨今犹存。
始欲沿其学,陈迹不可言。
唯余兵家说,自昔罕所论。
因暇聊发箧,故读尚可温。
将为文者备,岂必握武贲。
终资仁义师,焉愧道德藩。
挥毫试析理,已厌前辈繁。
信有一日长,可压千载魂。
未涉勿言浅,寻流方见源。
庙谋盛夔禼,正议灭乌孙。
吾徒诚合进,尚念有新尊。
茂松修竹翠纷纷,正得山阿与水濆。
笑傲一生虽自乐,有司还欲选方闻。
官居何得似僧居,著称层楼望眼舒。
绕槛湖光与山色,可无佳句与消除。

缁帷白室睹风标,为叹斯人久寂寥。济水夏寒清见底,石田春润晚生苗。

长期六籍传无绝,能使群言意自消。窃喜得逢黄叔度,频来听讲不辞遥。

午槐团影占风轻。茶烟缕缕青。竹炉汤沸响瓶笙。

红儿手自烹。

祛倦魄,引吟情。闲中事事清。汉宫无用赐金茎。相如渴已醒。

邓将军家住文水濆。十五袭父爵,桓桓气凌云。二十年前尚年少,镇抚西湖到南诏。

纷纷蛮部未知名,手提一剑身横行。去年蠢尔犹纷争,片言折之无不平。

万里归来报天子,奏对边情若流水。御前官赏赐勋劳,象笏朱衣拜丹扆。

曙光曈曈射双阙,又奉天书戒明发。青骢玉勒飞腾骧,楚水黔山去超忽。

云南到时花未飞,还以天恩谕远夷。只今四海遵文教,独恃短兵何所为。

去年客里遇重阳,曾与同官摘晚香。今日分符行郡邑,独将远意看秋芳。

人间难记定难忘,眼底鱼潜共鸟翔。开户一番飞动意,满檐春雨墨花香。

庭树疏疏河汉低,瓦沟霜白月平西。
寒鸦不奈单栖苦,落泊惊飞到晓啼。

冬日如春日,池塘水不冰。偶来书阁坐,喜见石潇青。

闻师日静坐,烦恼静中除。
燕子邻家去,僧雏别院居。
岭云归复尽,山果落将疏。
犹有相关事,溪头值老渔。

髡柳稣青,瘢苔褪碧,醉翁仙魄谁招。瘦了斜阳,翁江山色萧条。

孤城一片霜笳起,问玉人、那处吹箫。便游踪、不是重来,也怕魂销。

阑干况是当年倚,唤冶红深翠,曾款轻桡。断梦惺忪,可怜明月今宵。

湖光似恨鸥乡冷,趁东风、卷起春潮。更禁他、残鴂声声,啼过红桥。

恰恰莺啼,喃喃燕语。商量欲倩东君住。荼蘼架外草青青,绿荫如幄遮来处。

小梦初醒,斜阳易暮。微行悄步看他去。一溪花瓣水声长,谁知即是春归路。

古人命意多神奇,千金骏骨市不疑。杜陵野老慨瘦马,郁勃寄兴东郊诗。

翠岩昔日称画隐,生逢末造悲其时。蹴踏四海满荆棘,局蹐辕下伤尘羁。

神骏岂存食肉相,兰筋豪骭标龙姿。铜驼石马当日尽禾黍,珍重乃受天家知。

不鸣不跃自矜宠,帝庸作歌谁赓词。惟公胸次同杜老,凌纸怪发抒襟期。

而胡江村老詹事,无能为役祇录东郊瘦马诗。吾闻米芾奉敕作大字,泼墨染袖何淋漓。

孰若公诗掞天藻,一吐终古寒士硉矹胸中奇。即今林下许问字,导夫先路犹孜孜。

晋也后生厕末座,杖履无恙欣追随。蹭蹬久同槽枥困,感激还励风云思。

安得长邀伯乐顾,养成毛骨供驱驰。

芙蓉天削海中开,野寺萧寥傍古台。鼎足已知分并峙,玉环何事独归来。

雨馀基畔苔空积,水绕矶头咽复回。谁道辞刘心最苦,千秋留作不然灰。

直下犹通信班会,寻言转更赊。若言佛与祖,特地隔天涯。

八门运化应时开,进退随金定往来。莫息明炉并百户,安然二鼎位三台。

吾乡画手鹤山樵,鹤去山空不可招。
真迹幸留王宰石,疏篁老树共萧萧。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