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咏烛诗

花中烛。焰焰动帘风。不见来人影。回光持向空。

萧绎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猜你喜欢
见说卢夫子,诗成手自书。
雪便金帐暖,云荫玉山居。
椒叶储名酒,萍虀荐野蔬。
夜寒裩犊鼻,应念马相如。
辨得茅庐我便归,玉堂何处有梅枝。
岁寒老树虽荒寂,会有腊残春到时。
君与白云邻,生涯久忍贫。姓名高雅道,寰海许何人。
岳气秋来早,亭寒果落新。几回吟石畔,孤鹤自相亲。
兰桡舣岸雷霆骇,疾雨狂风欲翻海。
吾人作意水石间,素志岂因风雨改。
悟适当如未悟人,衡山不知为开云。
鲁阳莫试挥戈手,郭泰何妨垫角巾。
山僧导我飞芒屦。要看渠师得道处。
雪喷鼎烹一斥回,千古涧流不东注。
我笑教师太豪雄,故令鬼物窥吾踪。
安得廓然无圣解,苍崖依旧飞白龙。

凛秋天气佳,令节天赐沐。客居意莫展,胜赏诺已宿。

风澹湖不波,雾敛山更簇。画舫厌嚣喧,笋舆恣追逐。

閒寻水乐洞,嵌空韵琴筑。烟云互吞吐,台馆适凉燠。

非无人力胜,亦自天巧足。侧步滑青苔,醉面爽飞瀑。

风篁转幽径,龙井鉴寒玉。默堂定未起,清风谁与续。

四海两仙翁,三生缘契熟。定知明月夜,屐响答空谷。

归路取名园,移尊屡更仆。冻雨不成泥,驺骑未须趣。

峨岷渺何在,万里劳远目。安得天瓢翻,尽把边尘沃。

文昌德宏毅,承旨气肃穆。温雅奉常卿,忠愤胶庠博。

宫讲静有仪,正字竭忠告。而我赘其间,自省羞朴樕。

明堂索桴栋,底用采卷曲。平生丘壑姿,本不耐羁束。

抚事长郁陶,临觞转颦蹙。故园俯大江,绕屋艺嘉木。

何以娱岁晚,篱落森杞菊。糗粮幸有储,那不返耕筑。

云阳至京口,水似巴川萦。逶迤见北山,乃是润州城。

城北江南旧军垒,当年戍卒曾是此。西上青天是帝京,矢边泪作长江水。

江水绕城回,山云傍驿开。遥看白羽扇,知是顾生来。

丁年陪友旧,尘雾去骎骎。不赖学问力,终孤云水心。

无波真古井,跃冶岂祥金。抚己知今是,扁舟钓碧浔。

最忆东家《水调》声,花前檀板杂流莺。
此时我醉君犹醒,舞到梧桐白露生。

邮亭新柳厌春阴,驿路黄尘销客心。碧水苍山予未晚,衰容短鬓尔何侵。

北客推车指蜀门,乾阳知已近临坤。从辞府郭常回首,
欲别封疆更感恩。援寡圣朝难望阙,暑催蚕麦得归村。
雷公解劚冲天气,白日何辜遣戴盆。

松石山房看竹时,十年风雨最相思。白头归老谁同调,爱杀秋林绿玉枝。

寥休爱君如爱弟,为君赋此尽琴意。寥休既作汗漫游,今君亦从此而逝。

呜呼天地谁知音,明月高山与流水。

风卷游云,梨云梦冷人何处。一溪烟雨。遮断垂杨路。
恨入琴心,能写当时语。愁无绪。泪痕红蠹。犹带香如故。
秋意满江湖,雨轻风熟。上水扁舟片帆速。远山低岸,贪看浅红深绿。不知回柁尾,沧湾宿。推枕起来,举杯相属。休叹风尘为微禄。几年行路,但觉登临不足。且翻楚调入,清江曲。

一洞烟霞紫翠深,上方台殿锁秋阴。悬崖老树鸣天籁,落涧飞泉响石琴。

往事祇今成感慨,浮生何幸得登临。留衣亭上三更月,照彻昌黎万古心。

出洞归来日已低,水村山市晚烟迷。行人问我来时路,笑指孤云鹫岭西。

草阁难招花外车,但从落日见樵渔。庭心有橘谁为颂,墙角多蕉可学书。

农事未谙犹砚食,仙丹须炼且楼居。山房乞取坡翁记,奎璧光华夜有馀。

仙人张果老,骑驴穿市过。
但闻归拨刺,谁知是纸做。

天澹鸟飞飞,山青云杳杳。道人默坐时,楼阁空中小。

久坐翻成倦,穿林出水隈。寒云阴欲合,疏雨去还来。

地托鹪鹩足,天宽樗栎材。滑泥妨客过,鱼鸟共徘徊。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