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登百花亭怀荆楚诗

江陵一柱观。
浔阳千里潮。
风烟望似接。
川路恨成遥。
落花轻未下。
飞丝断易飘。
藤长还依格。
荷生不避桥。
阳台可忆处。
唯有暮将朝。
阴铿
  阴铿(约511年-约563年),字子坚,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南北朝时代梁朝、陈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其高祖袭迁居南平(在今湖北荆州地区),其父亲子春仕梁,为都督梁、秦二州刺史。铿幼年好学,能诵诗赋,长大后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为当时所重,仕梁官湘东王萧绎法曹参军;入陈为始兴王陈伯茂府中录事参军,以文才为陈文帝所赞赏,累迁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约在陈文帝天嘉末年去世。阴铿的艺术风格同何逊相似,后人并称为“阴何”。
  猜你喜欢

词赋曾誇鸀鳿流,果为名误别沧洲。虽蒙静置疏笼晚,不似闲栖折苇秋。

自昔稻粱高鸟畏,至今圭组野人雠。防徽避缴无穷事,好与裁书谢白鸥。

一死公馀事,由来虏亦人。使知临难日,犹有不欺臣。

河洛倾遗愤,英雄叹后尘。煌煌中兴业,公合冠麒麟。

送郎扬子江,郎似江心浪。一夜起秋风,头白从飘荡。

长松亭亭满四山,山间乳窦流清泉。洄溪正在此山里,
乳水松膏常灌田。松膏乳水田肥良,稻苗如蒲米粒长。
糜色如珈玉液酒,酒熟犹闻松节香。溪边老翁年几许,
长男头白孙嫁女。问言只食松田米,无药无方向人语。
浯溪石下多泉源,盛暑大寒冬大温。屠苏宜在水中石,
洄溪一曲自当门。吾今欲作洄溪翁,谁能住我舍西东。
勿惮山深与地僻,罗浮尚有葛仙翁。
天道不虽知,人情未易窥。
虽闻言语处,更看作为时。
隐几功夫大,挥戈事业卑。
春秋赖乘兴,出用小车儿。

花开岁岁复年年,病眼看花隔晚烟。春去明明红紫落,清风明月是春前。

目视??左耳聋,吾衰略与昔人同。移灯自看竛竮影,取酒时浇礧磈胸。

东郭稍能师顺子,北山未敢笑愚公。空村雪虐风饕夜,袖手悠然政策功。

秋风华发相得,落日青山自寒。薄宦何如浊酒,故人谁在长安。

玉龙喷雾碧霏霏,钿枕珠衾照百枝。
自与侍书人一处,此中全不管岷之。

风花水月满江湄,到处閒将拄杖随。何处老翁携小艇,也随风汉醉蛾眉。

流行大块天如此,落魄古今吾似谁。何日更同长笛去,曲栏横倚大江吹。

天香万斛。尽贮入魏台,辟寒金粟。谁唤仙娥睡起,露妆烟沐。翠云裙袖黄云袜,倚秋风、乍惊郎目。恨无明月,高烧蜡炬,分阴丛绿。深照见、凉禽并宿。爱摇滟琼杯,花影堪掬。寸梦丝缘旧约,尚堪重续。何时卜隐西湖上,葺缃荷、芳杜为屋。小山人远,魂招不来,谩歌遗曲。

四纪归坤极,三朝赖母临。德齐先后懿,恩及圣君深。

册宝追崇祀,衰麻欲报心。哀荣千古事,谁复嗣徽音。

海国微茫散晓暾,郁葱佳气满乾坤。六朝空据长江险,
一统今归圣代尊。西北诸峰连朔漠,东南众水合昆仑。
愿从吾道禧文运,再使河清俗化淳。

秦源春梦阳台晚,风散惊红作秋苑。闲阴碧树摇暖云,茸苔罗水香氛氲。

蝶飞不湿烟绵路,吴娥怨涩鸾阶步。参差海羽双燕来,依微石舞潇湘回。

四时更代谢,物化常随之。春华曾几何,岁月忽如兹。

严风动高林,百草具巳萎。人生况有役,忧患乃其宜。

弃捐勿复念,出入由化机。安得松乔术,邈与世相违。

每逢田中来,必问田中事。言者为蹙頞,听者为酸鼻。

皆云水节愆,所以陂修废。田栽未曾了,旱势已复至。

承天无可说,有淀亦将既。早禾以日论,晚禾尚月计。

饿莩已五六,疫死又三四。自兹傥无雨,何以能卒岁。

时成道危苦,示尔应歔欷。

尔岂通黄教,偏将祸福兴。圆身工宛转,捷足任骞腾。

爱极称如父,清修或偶僧。关门未许入,砂碛竟何能。

残梦一丝记起。只是有头无尾。小倦倚帘钩。懒梳头。

真个风狂昨夜。满地樱桃花谢。双燕语栏杆。诉春寒。

浮云散尽。一丝露出银塘冷。照上妆台。羞染春山弄玉钗。

波光透入。金仙肯受虾蟆蚀。雁影楼西。认作弓弯不敢飞。

天意高难问,胡为夺巨贤。
后生安取正,圣道不容传。
感意悲风木,伤心惨暮烟。
翩翩丹旐去,徒有泪潸然。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