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事三首 其一

当年一线魏瓠穿,直到横流破国年。草满金陵谁种下,天津桥畔听啼鹃。

刘因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猜你喜欢

一到山头却下山,终朝只在翠微间。白云本是无心物,何事高低伴往还。

日高睡足更何为,数首新篇酒一卮。
郡吏谩劳相告报,转输应不管吟诗。
故国胡尘蔽不开,拿舟深入武陵家。
野桃花映娘生面,莫学灵云眼著沙。
八年不见荔枝红。肠断故园东。风枝露叶新采,怅望冷香浓。
冰透骨,玉开容。想筠笼。今宵归去,满颊天浆,更御冷风。
云阳别夜忆春耕,花发菱湖问去程。积水悠扬何处梦,
乱山稠叠此时情。将离有月教弦断,赠远无兰觉意轻。
朝右要君持汉典,明年北墅可须营。

晓看窗影过飞鸦,短发蓬松一半斜。两月不遨直瘦却,梦寻庾岭访梅花。

旭日临高城,城中何浩浩。楼台动丝管,金碧相照耀。

在野方为鱼,太康无乃早。浩歌感畴昔,瞻望淇园道。

下有流汤汤,上有竹窈窈。河流日以溢,竹生日以老。

与郎欢笑隔新年,阿姊传呼聚夜筵。羞近市桥灯烛走,画船移傍后门前。

箯舆轧幽径,乔松矫疏花。
好鸟媚嘉荫,圆吭咽清笳。
膏畦走秧马,茅檐嘶茧车。
谁知天下东,尽属山人家。
桥横涧水断,寺古林屋斜。
铭架镇法鼓,诗碑记煎茶。
尊者俨如故,天奎失龙蛇。
划然小窗开,五蕊撑谽谺。
斗酒软两脚,捷步穷烟霞。

霜风荡扬,舞飘零、木叶斜飞阡陌。极目长郊凝望处。

衰菊斓斑犹坼。点点苍苔,漫漫朝露,渐结清霜白。

山川高下,尽成一片秋色。

潇潇万物摧残,凄凉天气,愁损征途客。水谷云根无可玩,独有苍苍松柏。

悟道真仙,忘机逸士,亘古同标格。欺寒压众,自来天地饶得。

桃花零落怨春回,松下朱门向水开。
燕子不知非旧客,依然还取故巢来。

东家火树夜光飘,堂上春寒向晚消。楚舞吴歌盈耳目,千金一刻度良宵。

欲知连日柅征车,倾盖唯忧后会赊。被顾高情非白眼,论空真理黜黄牙。

还家粗喜松成径,怀印谁惊绶引花。卧治必难逃吏责,羡君奇志托青霞。

今年陪元戎游升山,诘朝始克修故事,则向之龙蛇满壁者,易以山水矣。拍阑一笑。游兄、几叟分韵得苦字,为赋商调龙山会
九日无风雨。一笑凭高,浩气横秋宇。群峰青可数。寒城小、一水萦洄如缕。西北最关情,漫遥指、东徐南楚。黯销魂,斜阳冉冉,雁声悲苦。
今朝黄菊依然,重上南楼,草草成欢聚。诗朋休浪赋。旧题处、俯仰已随尘土。莫放酒行疏,清漏短、凉蟾当午。也全胜、白衣未至,独醒凝伫。

郁郁我所思,所思在泰山。黄尘浩无际,碧海何漫漫。

金鸦夜中出,照耀青云端。我欲乘飙轮,因之扣云关。

飞霞以为佩,明月以为环。侧身望阊阖,天语咫尺间。

怀哉隔远道,铁锁何由攀。

旅食悲妻子,孤装执挽行。
诺曾然夙昔,心岂隔幽明。
角傍寒城语,涛兼夜雨声。
间关千里道,君见死生情。

先生临海居,八十意翛如。半路中逢鹤,单身外即书。

应门童亦拙,绕屋树还疏。潮落暂须住,前滩同钓鱼。

梦觉钟山夜半钟,自怜寒月照山翁。
曲从玉树歌声断。数逐金陵王气终。
故老更思王化北,南人惟唱大江东。
凭阑不见豪华事,只是江豚夜起风。

水迢迢更路迢迢,放棹黄昏趁晚潮。细雨斜风云气湿,橹声摇梦过双桥。

驴觑井,井觑驴,冬瓜叶上长葫芦。会不得,莫踟蹰,定盘星上绝锱铢。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