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咏 脚下履

丹墀上飒香。
玉殿下趋锵。
逆转珠佩响。
先表绣袿香。
裾开临舞席。
袖拂绕歌堂。
所叹忘怀妾。
见委入罗床。
沈约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猜你喜欢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君恩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山头鹿,角芟芟,尾促促。贫儿多租输不足,
夫死未葬儿在狱。早日熬熬蒸野冈,禾黍不收无狱粮。
县家唯忧少军食,谁能令尔无死伤。

形影无群消息沈,登闻三击血沾襟。皇纲一日开冤气,青史千年重壮心。

却望乌台春树老,独归蜗舍暮云深。他时纵有徵书至,雪满空山不可寻。

乡人来话乱离情,泪滴残阳问楚荆。白社已应无故老,
清江依旧绕空城。高秋军旅齐山树,昔日渔家是野营。
牢落故居灰烬后,黄花紫蔓上墙生。

两行新札寄霜纨,圆柄均装七宝檀。殿记宣和书四字,禁中传得作荣观。

水瓶石砚。败壁蜗书篆。窗下日舒缝衲线。屋角晚风飞霰。
上元灯火佳时。长廊语笑追随。高卧一番纸帔,觉来月贯南枝。
红旗绣额上城头,菱叶荷花下小舟。
遵渚夷犹荡佳月,倚天突兀对高秋。
坡公句里东南水,杜老诗中西北楼。
点化山川一刀匕,风流从此说吾州。

宫殿红云捧紫皇,河清电绕拥休祥。壶中常占青春在,物外方知浩劫长。

昼立龙旗风不动,晓开琼笈远飘香。尧年岂特封人祝,动地驩声遍万方。

突兀出藩来,颇似逞狂荡。
高下列阶前,又如识少长。
招宝山邻娑竭宫,县峰仍接补陀峰。
晴晴雨雨皆如响,谬挹池鳗拜土龙。

人人学道总劳劳,个个心高志不高。烟火靡除生怨恶,尘情不断起贪饕。

欲搜玄妙消三业,猛向根芽下一刀。常净常清常忍辱,无为无作列仙曹。

春入湖山,先放花明。御苑人归上国,南山鹤唳青松。

壮皇都人杰地灵,窥紫府洞天风月。透声透色,绝类离伦。

不妨垂手入廛,毕竟难逃至化。且望阙酬恩,如何祝赞。

版图远奏尧天阔,万物呈祥乐圣情。

见惯他乡月,宁知此夜长。家书经半载,客梦近三湘。

露气寒于水,蟾光皎若霜。山窗接黄鹤,莫送笛声凉。

孤山屹屹镇西湖,山上逋仙旧结庐。地僻真堪供隐逸,鹤驯全不费招呼。

旌贤赐粟来天诏,踏雪寻梅入画图。留得遗祠表清德,斜阳古木自啼乌。

细雨斜风冷不支,更残有客梦醒时。草深野岸蛙传鼓,月暗虚堂鬼唱诗。

灯影渐辞人影去,愁肠争与热肠持。眼前况味凭谁解,合付颓垣断井知。

江山不负人,入眼四时新。古寺岩为屋,危峰竹是邻。

从来潇洒地,今日自由身。

空山四无人,知有幽兰花。花开不可见,香气清且嘉。

飞流下危磴,时有横风遮。香久亦不闻,山深愁路赊。

众草何青青,吐艳明朝霞。如何咫尺间,渺若天一涯。

援琴坐白石,日暮三叹嗟。

何年神物结灵洲,付与渔人唱上头。惯弄烟波欺浪险,闲收纶网放歌秋。

携来市酒呼明月,醉去狂吟和碧流。忆昔独醒人已远,凭谁共拟濯缨游。

秤锤落井,只有秤衡。两两相忆,分物不平。方始取出乎锤,忽又失却秤衡。

始去邻家借觅,衡上不曾钉星。休休,重者从他重,轻者从他轻。

苇迳通支港,舟行倚岸斜。
晓沙含宿雨,老树著疏花。
岁月春需暮,人烟水驿赊。
仍年为客恨,飘泊只堪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