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寄衣曲

男儿远向交河道,铁马金戈事征讨。边头八月霜风寒,欲寄戎衣须趁早。

急杵清砧捣夜月,玉纤铜斗熨帖平。裁缝制就衣袄裙,千针万线始得成。

封裹重重寄边使,为语夫君奋忠义。好将功业立边陲,要使声名垂史记。

郑允端(1327 ~1356)字正淑,吴中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生于元英宗泰定四年,卒于惠宗至正十六年,年三十岁。出生儒学世家,郑氏曾富雄一郡,有半州之目,人称“花桥郑家”。允端颖敏工诗词,嫁同郡施伯仁。其夫为儒雅之士,夫妻相敬如宾,暇则吟诗自遣,然题涉甚广,不止写闺情。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入平江,家为兵所破,贫病悒悒而卒。宗族之士谥曰“贞懿”,后人称之为“女中之贤智者”。其夫施伯仁编次其遗著成帙,名《肃庸集》一卷。诗集后来历经颠簸,散失了一半多,仅留下百余首诗。
  猜你喜欢
痴儿了官事,官事那可讫。
岂知公偷闲,临水照缨绂。
虽微八川雄,暴怒常至沸。
傥或水山阴,清流可共祓。
贪德实以济,行地不郁郁。
赵洛与陶丘,相比亦仿佛。
解后逢公赏,一洗伏流屈。
可爱不可唾,众议那可咈。
彼是公余波,本来非俗物。
君王著意履声间。便令押、紫宸班。今代又尊韩。道吏部、文章泰山。
一杯千岁,问公何事,早伴赤松闲。功业后来看。似江左、风流谢安。

惊风鸿鹄各翻飞,同落西南蜀一维。一日三秋双鬓改,两乡千里寸心驰。

清香燕寝多佳致,远景楼台发妙词。只恐江山留不得,赐环闻已下丹墀。

在水之中构室,开窗于此高眠。何知汉与魏晋,自谓无忧葛天。

三闾楚同姓,去楚将焉趋。女媭何婵媛,申申日以呼。

长沙同调客,亦曰夫子辜。百年恻井食,当日忍糟餔。

岂无婉娩术,溘死不忍徒。哀哉将为类,陶陶遂永徂。

宁愿身后人,怀怀代相图。

大道眇以冥,人世多沮洳。东陵侩人肝,西山有饿夫。

缅怀箕颖客,振衣千仞孤。天位让不受,弃之若腐雏。

洗耳溪下水,挂瓢石上株。巢父大笑之,饮牛以为污。

我行吊孤坟,頫忆太史书。高风已邈绵,遗轨在草芜。

揖逊事已矣,刀斧竞相驱。膏火日煎熬,黻冕矜欢娱。

龛乱托兼济,徇世骞荣途。损益古有训,感之悟盈虚。

虑淡理无闷,战胜心弥愉。百年会有尽,谁能保其躯。

委运观此生,雌伏诚非愚。大觉宇宙间,独立真吾徒。

几年持养副天成,造次云为必中程。乐内何希傥来贵,畏知唯有白丝清。

蓬瀛尚欠文章手,寰海徒传学行声。今日诗筒互酬唱,他时回记岂忘情。

村墟潇洒,似是朱陈画。神武冠须早挂。可待儿婚女嫁。

山深水木清华。渔樵好个生待。梦想平桥南畔,竹篱茅舍人家。

遵路三支别,横江一苇从。
断堤方舍筏,山寺忽鸣钟。
飞雾翳寒日,残烟隔暮舂。
间关犹未远,离绪已重重。

买鱼酤酒消长日,高树清风燕子閒。却倚天南望天北,隔江青处是谁山。

一重一崦一岧峣,隐秀寒光次第高。
借得笋舆如小艇,晚风千里泛清涛。

出海知前路,指南还向东。真乘万里浪,怕趁十分风。

鸟雀渺无影,鱼龙自有宫。年来颂清宴,飞渡见神功。

诗名老去愧方干,杯下谁能著眼看。萱草生来春渐暖,梅花开处雪偏寒。

情怀只合盟鸥鹭,文采那知是孔鸾。令弟相逢又何日,五云天上路漫漫。

情绪恶。强写回文文屡错,珠泪汪汪阁。

瘦腰围如柳弱。多少春愁销却。梦拍阑干嗟命薄。

悔杀当时诺。

踏破登山屐,来寻傍水丛。眼明千树底,春入数花中。

格瘦诗难写,香寒酒易空。狂歌归秉烛,惊怪走儿童。

水自回环径自分,看山岂惜往来勤。烟鬟黯淡将梳雨,石齿崚嶒欲齧云。

曲邃若非亲阅历,幽奇端不付传闻。峰峰千仞堆寒玉,初辟何人运斧斤。

交疏放绿人初静,月上墙来。酒逐愁来。一阵销魂拨不开。

明知镜里颜非昨,心也成灰。梦也成灰。残漏疏钟梦暗回。

爱此萧然松坞深,诗流邀我此相寻。苍茫寒日才开雾,叆叇浓云又结阴。

安石放怀还剧赏,皎然乘兴合清吟。主人勤驻禅扉宿,况值梅香正满林。

卖卜胥塘便作家,至今高致拂云霞。诗传画里千竿竹,易在枝头数点花。

烟老秋庭笼古橡,雨添春水荐新茶。徘徊不觉寒林晚,独对西风数暮鸦。

雨阻昙花且看山,跳珠溅沫媚烟鬟。耳根异响心逾静,眼界奇忙意转闲。

遍岭云蒸苍狗幻,层霄涧跃白虹弯。莫愁暂滞羁行屩,留客天缘或未悭。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