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忆诗

忆眠时。
人眠强未眠。
解罗不待劝。
就枕更须牵。
复恐傍人见。
娇羞在烛前。
沈约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猜你喜欢

荷外雨潇潇,舟如泊断桥。忽惊红粉乱,又见绿珠跳。

万叶明苍水,轻风问步摇。疏疏沾羽盖,点点溅鲛绡。

玉露明金掌,红妆湿翠翘。佩痕留不得,立地使魂销。

罗衣怯雨轻寒透。陡做伤春瘦。个人无奈语佳期。徙倚黄昏池阁、等多时。当初不似休来好。来後空烦恼。倩人传语更商量。只得千金一笑、也甘当。
浅浅妆成淡淡梅。见梅忆着傍妆台。书无鸿雁如何寄,肠断摧归作么回。
千种恨,百般猜。为伊怀抱几时开。可堪江上风头恶,不放朝云入梦来。
南登秦岭头,回望始堪愁。汉阙青门远,高山蓝水流。
三湘迁客去,九陌故人游。从此辞乡泪,双垂不复收。
金谷无烟宫树绿,嫩寒生怕春风。博山微透暖薰笼。小楼春色里,幽梦雨声中。
别浦鲤鱼何日到,锦书封恨重重。海棠花下去年逢。也应随分瘦,忍泪觅残红。
国耻犹未雪,身危亦自甘。
九原人不返,万壑气长寒。
岂恨藏弓早,终知借剑难。
吾生非壮士,于此发冲冠。
兵厨盎盎孚盈缶,怜我十年青濮口。
投醪分惠继以诗,诗更分香过於酒。
酒瓶诗卷堕我前,顿使幽栖添二友。
朝吟直到屋翻日,夜醉不觉山衔斗。
也知庭内无留难,扫除弊事如挥帚。
龟陵千里数万家,谁不高擎加锁手。
公余退食多燕衎,一斗百篇困何有。
余波借与草木春,况是江头钓鱼叟。
更烦遣骑日联翩,暖热缙云先马走。
岷峨凄怆未全苏,急要诸公着力扶。
政似刈葵难放手,民如种树莫搔肤。
雪山西去三边静,沫水东来万井腴。
小队还家卿上冢,天寒早与问无襦。

祖述唐虞道统长,斯文未丧畏何匡。孺悲欲见尝辞疾,阳货先施亦瞰亡。

夷俟不容原壤踞,楚歌无奈接舆狂。春秋书法多深意,垂训将来示百王。

檐溜停清泻,林声息怒号。
水浮秋色远,山带夕阳高。

修竹夜明新月色,古槐秋带旧霜威。清时后死公知否,一室琴书得暂依。

为爱园林好,支筇伴独行。
花香能醉蝶,柳色欲迷莺。
但得青春在,何妨白发生。
斜阳红尽处,一抹暮出横。

豫州怀风范,绰然标雅度。处约志不渝,接广情无忤。

颉颃事刀笔,纷纶递朱素。美志同山阿,浮年迫朝露。

晦日湔裾俗,春楼致酒时。出山还已醉,谢客旧能诗。
溪柳薰晴浅,岩花待闰迟。为邦久无事,比屋自熙熙。

老鹤何年下,昂藏九泽鸣。影同孤竹瘦,声彻五云清。

静养丹砂顶,閒梳白雪翎。乘轩宁似汝,宿食了无惊。

十万人家天堑东,管弦台榭满春风。名归范蠡五湖上,
国破西施一笑中。香径自生兰叶小,响廊深映月华空。
尊前多暇但怀古,尽日愁吟谁与同。
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
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平生三伏时,道路无行车。闭门避暑卧,出入不相过。

今世褦襶子,触热到人家。主人闻客来,颦蹙奈此何。

谓当起行去,安坐正跘跨。所说无一急,?唅一何多。

疲瘠向之久,甫问君极那。摇扇臂中疼,流汗正滂沱。

莫谓此小事,亦是人一瑕。传戒诸高朋,热行宜见诃。

台山初罢雾,岐海正分流。渔浦飏来笛,鸿逵翼去舟。

潮生古岸寒风急,野渡无人行路难。杨柳萧条羌笛怨,芰荷零落客衣寒。

楼头星火依檐落,槛外云山倚剑看。回首沧江无限兴,故溪归去负渔竿。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