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三朝雅乐歌 雍雅 二

我馂惟阜。
我肴孔庶。
嘉味既充。
食旨斯饫。
属厌无爽。
冲和在御。
击壤齐欢。
怀生等豫。
烝庶乃粒。
实由仁恕。
沈约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猜你喜欢
汉帝外家子,恩泽少封侯。垂杨拂白马,晓日上青楼。
上有颜如玉,高情世无俦。轻裾含碧烟,窈窕似云浮。
良时无还景,促节为我讴。忽闻艳阳曲,四坐亦已柔。
宾友仰称叹,一生何所求。平明击钟食,入夜乐未休。
风雨愆岁候,兵戎横九州。焉知坐上客,草草心所忧。
适越游吴一散仙,银瓶玉柄两翛然。茅山顶上携书簏,
笠泽心中漾酒船。桐木布温顶倦后,桃花饭熟醉醒前。
谢安四十馀方起,犹自高闲得数年。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记河梁折柳。问画堂乐事,燕鸿难偶。十年谩回首。但亭亭紫盖,差差南斗。传闻小有。种桃花、亲烦素手。怪归来、道骨仙风缥缈,迥然非旧。
清昼。江南如画,紫菊冬前,翠橙霜后。扁舟渡口。佳客至,奉名酒。唤青鸾起舞,云窗月槛,一曲山明水秀。笑相看、玉海别来,浅如故否。
登岸还入舟,水禽惊笑语。晚叶低众色,湿云带残暑。
落日乘醉归,溪流复几许。
王公厌承明,出守南宫钥。
结构得崇岳,岿然瞰清洛。
是时谪仙人,发轫自庐霍。
郊原春鸟鸣,来此动豪酌。
报投一何富,玉桉金刀错。
新牓揭中楹,千载见远托。
朅来访陈迹,物色属摇落。
人烟隔凫雁,田畴带城郭。
红蕖陨风漪,砂砾卷飞箨。
青青陵上姿,独汝森自若。
人生如博奕,得丧难前约。
金鎚初控颐,已复东方作。
大明升中天,龙鸾入阶阁。
深惩渔夺弊,法令一刊削。
斯民如解悬,喜气郁磅礡。
公乎数登览,行矣翔寥廓。
青紫从来岂异端,要看同傲折胶寒。
若轻间色思方节,圆竹应须斩万竿。
  引用前两句时,原文应为“奔流到海不复回”,错引成了“丹徒王禹卿先生,少则以诗称于丹徒,长人京师,则称于京师。负气好奇,欲尽取天下异境以成其文。乾隆二十一年,翰林侍读全魁使琉球,邀先生同渡海,即欣然往。故人相聚涕泣留先生,不听。入海覆其舟,幸得教不死,乃益自喜日:“此天所以成吾诗也。”为之益多且奇。今集中名《海天游草》者,是也。鼐故不善诗,尝漫咏之以自娱而已,遇先生于京师,顾称许以为可,后遂与交密。居闲盖无日不相求也。一日,值天寒晦,与先生及辽东朱子颖登城西黑窑厂,据地饮酒,相对悲歌至暮,见者皆怪之。其后,先生自海外归,以第三人登第,进至侍读,出为云南临安府知府。赴任过扬州。时鼐在扬州,赋诗别去。鼐旋仕京师,而子颍亦人蜀,皆不得见。时有人自西南来者,传两人滇蜀间诗,雄杰瑰异,如不可测。盖称其山川云。先生在临安三年,以吏议降职,遂返丹徒,来往于吴越,多徜徉之辞。久之,鼐被疾还江南,而子颍为两准运使,兴建书院,邀余主之。于是与先生别十四年矣,而复于扬州相见。其聚散若此,岂非天邪!先生好浮屠道,近所得日进。尝同宿使院,鼐又渡江宿其家,食旧堂内,共语穷日夜,教以屏欲澄心、返求本性,其言绝善。鼐生平不常闻诸人也,然先生豪纵之气,亦渐衰减,不如其少壮。然则昔者周历山水,伟丽奇变之篇,先生自是将不复作乎!鼐既尽读先生之诗,叹为古今所不易有,子颍乃俾人抄为十几卷,日《食旧堂集》。将雕板传诸人,鼐因为之序。复回”。
兰畹炎飚息,莎阶霁景凉。
宵征循屋漏,昼伏避阳光。
具体微雨显,余辉有若亡。
惟怜资学者,熠燿满纱囊。

雨脚霏微断复连,小窗起坐思悠然。犹闻流水长桥外,惊见疏云落照边。

方讶阴晴随地变,更堪寒暑与时迁。星槎咫尺银河上,我欲乘之一问天。

昨夜花前送玉钟。绿鬟歌罢落梅风。不知离思为谁浓。醉语低回银烛背,梦云重叠绣帏中。只愁归路见芙蓉。

鹤发霜髯新复新,为郎补吏两因循。争先不及三千客,顾后犹容五十人。

绝学捐书从佚老,曲肱饮水会忘贫。江湖极目连天白,照影知无缨上尘。

夜卧绳床雷雨动,短檠相照一窗寒。乱离何处堪回首,魂梦犹如未解鞍。

一卷离骚悲屈子,三归弹铗笑冯驩。萧然剩有闲心在,憔悴多惭漂母餐。

仙溪诘曲如回肠,东流赴海何茫茫。凭谁截断天地纪,灌我万顷桑麻场。

钱氏四娘长乐女,黄金如斗提不起。将军岩下自经营,陂溃直随此陂死。

伟哉同县林制科,缗钱十万腰下驮。温泉隘口重累趾,倏忽顾盼成沧波。

熙宁天子重农事,下诏募人急营治。当时阖郡多富家,坐视诏书无一至。

候官长者真仁贤,轻财好施闽人传。有僧踪迹颇诡秘,日日贳酒不还钱。

木兰山前溪面阔,僧为插竹记颠末。溪流缓处可立基,缓处立基基不拔。

入海伐石海为空,上山伐石山为童。三十二门细分布,无云无雨卧长虹。

昔日溪流皆赴海,今日溪流得灌溉。鸡鸣犬吠万家村,隐隐桑麻相映带。

我谓有莆须有陂,有莆无陂莆亦隳。惟莆与陂相终始,莆人思公何尽期。

昨日恩诏下闾里,春秋二祭入新议。借问建言者伊谁,太平郡守周氏子。

昭代文明治,先儒理化行。九畴皇极建,万象泰阶平。

一德乾坤正,诸经日月明。桂宫纷佩玦,璧水集簪缨。

丹穴生灵凤,沧溟出大鲸。岷峨山郁嵂,苕霅水澄泓。

两地气钟秀,百年人间生。宣尼垂笔削,文节阐家声。

孝友心无忝,忠贞石可铭。力言扶正学,格论见深诚。

之子诸孙行,为儒命世英。棘闱初战艺,薇省即扬名。

虎榜斯高揭,龙门忽下倾。褐衣虽见锡,黄卷愈研精。

江汉踰千里,阴晴自一川。故山黄叶下,梦境白鸥前。

巫峡常云雨,香炉旧紫烟。布帆无恙在,速上钓鱼船。

我不愿送君行,爱君笔砚倾平生。我不愿留君住,男儿四十当强仕。

盛时天下文轨同,万国轩裳满都市。愿君走马燕山头,语动人主旋封侯。

风叶兮飕飕,江波兮悠悠。丈夫万里更万里,一饮百斗空离愁。

班班疏雨寒无定,皎皎圆蟾望欲阑。
应在浮云儘深处,更凭丝竹一催看。

北山高处采青霞,烟影林光葺作家。懒读不栽书带草,独眠犹爱合欢花。

霜浇古石多无发,云挂危松喜有丫。畏俗由来如畏病,莫教尘迹破庭沙。

地迥扬雄宅,烟深向秀园。泉光分洞口,山翠湿篱根。

选树安棋局,临花设酒樽。莫愁归路晚,明月映柴门。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