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 其十三

炎光缺风雅,宗霸拯时伦。龙德待云雾,令图方再晨。

岁远荒城思,霜华宿草陈。英威遽如是,徘徊歧路人。

谢朓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谢朓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猜你喜欢
秋入诗人兴,巴歌和者稀。
泛湖同旅泊,吟会是思归。
白简徒推荐,沧洲已拂衣。
杳冥云海去,谁不羡鸿飞?

向夕灯稍进,空堂弥寂寞。光寒对愁人,时复一花落。

但恐明见累,何愁暗难托。恋君秋夜永,无使兰膏薄。

公诗端正道,亭亭如紫云。
落世不敢学,谓是诗中君。
独有黄太史,抱杓挹其尊。
韵出百家上,诵之心已醺。
黄锺毁少合,大裘摈不文。
世事如病耳,蚁斗作牛闻。
苦怀太史惠,养豹烟雨昏。
後世无高学,举俗爱许浑。
兰台仙史,好在多情否。不寄一行书,过西风、飞鸿去后。功名心事,千载与君同,只狂饮,只狂吟,绿鬓殊非旧。
山歌村馆,愁醉浔阳叟。且借两州春,看一曲、樽前舞袖。古来毕竟,何处是功名,不同饮,不同吟,也劝时开口。
暮年桑苎毁茶经,应为征行不到闽。
今有云孙持使节,好因贡焙祀茶神。

一身真可系危安,垂死威仪尚汉官;魂返黄垆应化碧,颜留青史即还丹。

千秋共惜遗金鉴,十载何惭戴铁冠。也识公归箕尾上,定依日月倍芒寒。

一室清如洗,翛然绝俗嚣。字临春景蚓,画辨午时猫。

烟净芸香细,风微竹汗消。还期太乙老,藜杖烛清宵。

僧寮一握手,肝胆即相亲。落漠神情远,疏狂意气真。

雄谈消鄙吝,高度迥风弋。泛艇从朝夕,开尊互主宾。

茗将交共淡,酒与德俱醇。洒翰皆词客,徵歌并丽人。

追欢常恐后,痛饮不辞频。灵药期同采,幽兰许共纫。

他年禽尚约,临别更重申。

芳草绕池绿,天涯人未归。春来更消瘦,浑欲不胜衣。

霜月正如钩,临池更上楼。
沈侯新觉瘦,宋玉旧多愁。
獭髓分膏密,鹅毛写恨稠。
长怀寄归雁,归雁自悠悠。

无数罥青凝绿,暮鼓急,晚钟轻。把杯横。一径山寒树静,归鸦噪声。

仿佛斜阳影没,见归僧。

江声似欲欺文士,月色曾经照锦袍。八百仙人骑白鹤,紫箫吹彻碧云高。

春楼梦,斑管见曾描。想界丝阑防屈曲,约摹琴谱写勾挑。

不道有人瞧。

摇落关河万木空,征途日暮感飘蓬。天寒为客吴江上,夜雨读书山寺中。

伯乐何时过冀北,扬雄谩自赋河东。黄尘冉冉貂裘老,殊愧南邻桑苧翁。

鼓声随晓角,合沓起平荒。宿火连冈小,寒星堕水长。

鲸翻惊日动,马食快宵凉。白首登坛将,功名好自强。

屋也舟耶结此庐,得闲小憩在公余。志存作楫安天下,心拟乘槎入太虚。

对雪欲移王子棹,焚香静玩米家书。亭轩小筑聊成趣,浮宅何妨且暂居。

九疑云破天难补,年年迸作潇湘雨。水驿无更秋被寒,木兰船背如繁鼓。

二妃老去双蛾绿,月过璇宫冷阶玉。祇将清泪报深恩,分付三竿两竿竹。

秋长雨细无人听,流落蛮荒幽咽声。瑽瑽摵摵止还作,鸳瓦明镫俱有情。

关河何处无秋雨,泪粉啼花不劳数。省识潇湘万古愁,独眠独梦看看曙。

天时人事两难衡。覆雨翻云孰定评。醉岂堪醒彭泽意,醒原如醉离骚情。

黄梅时节家家雨,梅子黄时日日晴。至竟是晴还是雨,熟梅天气不分明。

不识朝华路,寻源一睇凝。香流溪口寂,云护宝林层。

龙象胎真气,山河应圣兴。我师诞岭南,觉性自圆成。

黄梅会七百,不羡六朝僧。一悟无相偈,衣钵遂亲承。

逍遥爰自来,飘笠作萝藤。远□身藏猎,知机鸟避鹰。

自解风幡义,演法道力胜。四山为坐具,兰若纷坡陵。

佛树台阴古,潭心海气蒸。亚仙檀樾主,高原尚棱棱。

功德天广大,诸魔静伏惩。果然下下者,别有上上能。

说法龙降钵,卓锡地泉升。金刚永不坏,流璃一鉴澄。

慈云荫下界,慧日无边明。击空波浪灭,一叶须弥凌。

不立文字教,顿入最上乘。三车希解脱,四道證无生。

天龙全依护,人鬼自凝丞。大千同普照,沙佛合齐登。

譬如彼茎草,能为丈六腾。迦叶智无量,瞿昙骨崚嶒。

古塔曾栖鹤,花龛萃百灵。琳宇耀金梵,宝幡绘吴绫。

天乐时闻响,传灯续相仍。如如元无极,世法漫损增。

五花终成果,今修得未曾。快瞻真面目,千年拳服膺。

时代虽云隔,檀经信有徵。迷川怀彼岸,大路准金绳。

兔角洵为幻,电光亦匪恒。待看野劫火,化作玉壶冰。

人与韶音渺莫闻,山如羽卫自森森。
不封不树知何处,漫说零陵古到今。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