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

绿水流洙泗,青山出鲁邹。
凭高殊有兴,吊古不胜愁。
日落江花重,风生野树秋。
掀髯一长笑,不负壮年游。
王冕
王冕(1310年~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攻画梅。所画梅花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对后世影响较大。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三君子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明史》有传。
  猜你喜欢
原头殡御绕新茔,原下行人望哭声。
更想秋山连古木,唯应石上见君名。
白马羽林儿,扬鞭薄暮时。独将轻骑出,暗与伏兵期。
雨雪移军远,旌旗上垄迟。圣心戎寄重,未许让恩私。
堪笑臞仙也耐寒,飞花端合上楼看。
深知壮观增诗律,洗尽元和到建安。

舴艋溯溪来,款段踏山去。入城缘底事,要识崎岖路。

稻塍白纵横,茅岭青盘互。牧儿歌不休,孤客自多惧。

士行犹运甓,文公亦习步。我敢忘艰难,冲烟问荒渡。

三年翦拂感知音,
哭向青山永夜心。
竹在晓烟孤凤去,
剑荒秋水一龙沉。
新坟日落松声小,
旧色春残草色深。
不及此时亲执绋,
石门遥想泪沾襟。
叶底无风池面静。掬水佳人,拍破青铜镜。残月朦胧花弄影。新梳斜插乌云鬓。
拍索闷怀添酒兴。旋撷园蔬,随分成盘饤。说与翠微休急性。功名富贵皆前定。
从今数到七十岁,一十四度见梅花。
何况人生七十少,云胡不归留此耶。
长安十二门,冠盖如云稠。
浮骖不停趋,九衢滔滔流。
朝握扶桑辔,暮行背椒丘。
驾言入从之,道左伤吾辀。
温陵有佳干,清姿秀琅球。
蚤畴抡魁望,盛之蓬瀛洲。
荣进付膜外,寡欲自日休。
需章臣有母,自诡以一州。
彤幨下青冥,锦舆居上头。
小施活国手,雕瘵会有瘳。
同省并门居,昔我陪清游。
一时四同年,气味骨肉侔。
而君堂堂去,别袂挽不留。
迅商起层旻,候虫催功裘。
问学常苦艰,岁月忽忽遒。
古今同一歧,古岂真难俦。
原言事穮蔉,勿作刈犹谋。
会面岂不再,为君刮双眸。

道士抱琴松下行,松风入耳清凉生。石梁苔滑不可上,潭水泠泠学琴响。

琴有意兮水无心,水中有龙能听琴。琴声凄断水流咽,月满空山落松雪。

十年江左宦情阑,此日并门复强颜。
细柳依依标北道,生烟漠漠护前山。
数声清管鸣蛙沸,一点黄尘探骑还。
回首中原渺千里,白云飞处是乡关。

深谷人家尽力耕,老翁稚子笑相迎。但愁官府徵租赋,不识风尘有甲兵。

吴山入阛阓,佳气自苍苍。洞窈通仙隐,龙盘集吉祥。

犹宜雪后对,莫为岁寒妨。所历多酸鼻,兹山耿不忘。

方塘如鉴净无波,花气生香雨乍过。河汉露凉星斗湿,江湖水落雁鸿多。

不辞归隐在松凉,莫遣移文裂芰荷。安得手招笙鹤侣,会稽山里听笙歌。

金盆和露捣仙葩,解使纤纤玉有瑕。
一点愁凝鹦鹉喙,十分春上牡丹芽。
娇弹粉泪抛红豆,戏掐花枝镂绛霞。
女伴相逢频借问,几回错认守宫砂。

越王故国四围山,云气犹屯虎豹关。
铜兽暗随秋露泣,海鸦多背夕阳还。
一时人物风尘外,千古英雄草莽间。
日暮鹧鸪啼更急,荒台丛竹雨斑斑。

月转周庐映宿光,烟飘汉署引仙郎。
初披御府黄门被,已接天衣侍女香。
窗前钟报知长乐,户外铃悬是建章。
银浦初飞披南馆,羽林宿卫周庐满。
司隶陈兵入禁齐,相君留对归家晚。
珠箔高褰动阁铃,金钥乍悬传漏板。
虎观氤氲云半遮,龙池呜咽水全斜。
澹澹碧天遥度雁,盈盈宫树暗藏鸦。
露滴天街应軃柳,风回上苑想飞花。
丞郎清切连华屋,夜深尚剪芸窗烛。
起草谁为谏猎章,抽毫并和阳春曲。
天长地久颂尧年,万国欢腾侍御筵。
共道《韶》音博士奏,还闻珍膳大官传。
惭愧小臣空食禄,明朝宴会赐金钱。
醉眼从伊百度斜,是他家属是他家。
低声向道人知也,隔坐刚抛豆蔻花。
将军手持三尺剑,奋身直入蛟龙穴。
至今鱼鳖不敢游,溪流上下皆腥血。
千年庙食未足酬,问之父老何其忧。
害人白额犹未尽,纷纷不独南山头。

夜叉头,菩萨面。鬼捣谷,佛跳墙。同门共户不相识,迈古超今无寸长。

灯心戳破石人脚,扁鹊卢医争主张。

  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圣明天纵,学问日新。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知所为。

  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

  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辩如贾谊而术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但其不幸,仕不遇时。德宗以苛刻为能,而贽谏之以忠厚;德宗以猜疑为术,而贽劝之以推诚;德宗好用兵,而贽以消兵为先;德宗好聚财,而贽以散财为急。至于用人听言之法,治边驭将之方,罪己以收人心,改过以应天道,去小人以除民患,惜名器以待有功,如此之流,未易悉数。可谓进苦口之乐石,针害身之膏肓。使德宗尽用其言,则贞观可得而复。

  臣等每退自西阁,即私相告言,以陛下圣明,必喜贽议论。但使圣贤之相契,即如臣主之同时。昔冯唐论颇、牧之贤,则汉文为之太息;魏相条晁、董之对,则孝宣以致中兴。若陛下能自得师,莫若近取诸贽。夫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足为治。但圣言幽远,末学支离,譬如山海之崇深,难以一二而推择。如贽之论,开卷了然。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臣等欲取其奏议,稍加校正,缮写进呈。愿陛下置之坐隅,如见贽面,反覆熟读,如与贽言。必能发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臣等不胜区区之意,取进止。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