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尘妙质本来空,更积微阳一线功。照夜一灯长耿耿,闭门千息自濛濛。
养成丹灶一烟火,点尽人间有晕铜。寄语山神停伎俩,不闻不见我何穷。
试缃钩。正薰笼初暖,百和惹氤氲。同梦相偎,合欢不解,天然无迹无尘。
巧占尽、春宵乐事,间伊家、何处最撩人。销帐低垂,兰灯斜照,兜上些跟。
好是轻盈娇小,只一弯香浸,半捻红分。新月勾云,纤荷舒夜,阿谁消受清芬。
莫便道、魂消此际,向玉楼、合处更销魂。底事东阳憔悴,化却腰身。
砌雪无消日,卷帘时自颦。
庭梅对我有怜意,先露枝头一点春。
昔我初挟策,年当弱冠余。中外四十载,还复来帝都。
城阙增气象,市阛多欢娱。衣冠徕远服,第宅耀长衢。
衮衮台省中,奕奕英乂居。曩时同学者,朗若晨星疏。
偶逢一二人,相揖讶髭须。所遇非旧观,老大增长吁。
积德百年兴礼乐,积书万卷拜蒸尝。我来半日苍岩下,山鸟衔花当瓣香。
余为董文恪公作行状,尽览其奏议。其任安徽巡抚,奏准棚民开山事甚力。大旨言:与棚民相告讦者,皆溺于龙脉风水之说,至有以数百亩之山,保一棺之土;弃典礼,荒地利,不可施行。而棚民能攻苦茹淡于丛山峻岭、人迹不可通之地,开种旱谷,以佐稻粱。人无闲民,地无遗利,于策至便,不可禁止,以启事端。余览其说而是之。
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每天雨,从树至叶,从叶至土石,历石罅滴沥成泉。其下水也缓,又水下而土不随其下。水缓,故低田受之不为灾;而半月不雨,高田犹受其浸溉。今以斤斧童其山,而以锄犁疏其土,一雨未毕,沙石随下,奔流注壑涧中,皆填污不可贮水,毕至洼田中乃止。及洼田竭,而山田之水无继者。是为开不毛之土,而病有谷之田;利无税之佣,而瘠有税之户也。余亦闻其说而是之。
嗟夫!利害之不能两全也久矣。由前之说,可以息事;由后之说,可以保利。若无失其利,而又不至如董公之所忧,则吾盖未得其术也。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