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霁闻鸟声,春阴覆林莽。碧藓印阶明,绿萝缘壁上。
中有读书人,千秋遂孤往。
我闻山阴道,于接靡馀隙。古之会心人,咸于此躅踯。
每思造物怀,平分流峙脉。其中于有异,时情安可获。
东游觅山隐,南寻见李白。禹穴藏书处,实补东南坼。
萧条数百年,此意谁相索。诗人王季重,山水群徵辟。
水山多幽韵,诗人少俗格。碧柳垂陶门,青峰归谢宅。
陶谢不复还,水山动其魄。骚歌有馀地,风雅无偏窄。
诗人欲继之,自许耽佳僻。身携元化符,手把古刀尺。
中开金简文,上窥垂露迹。何必嵩高竹,备徵科斗策。
岂俟蜀中桐,一扣临平石。精灵既默聚,要妙归捃摭。
颇疑会稽来,此称再玄辟。虚谷罕剩藏,幽泉避刻画。
诗人忽回首,风尘仰飞舄。朝辞幽桂枝,暮整金台轭。
尽收萝薜颜,大启烟霞癖。非关情性殊,毋乃盛名迫。
居诸不让人,晚暮徒相逆。一刺虽灭磨,孤襟犹夙昔。
是时清梦馀,水山诏远客。未必喧如静,方思损胜益。
春云入画图,秋霜留几席。归来慎勿迟,岩阿转清碧。
真人得道自崆峒,万国同归寿域中。致却升平更何事,朱颜绿发侍重瞳。
叠巘青螺拥,閒云白练舒。林椽数间屋,彷佛似吾庐。
搓酥滴粉寻幽韵。正移窗、月落曙光近。客馆今宵,梦魂儿、可曾安稳。
相思意、写到如何便准。
蛮笺泪点模糊认。有鸳鸯、小字双红印。临发开封,再拈毫、笔端都窘。
催书去、怪它青禽忒忍。
不知月欲落,但觉衣生棱。夜深谁是伴,相对祇孤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