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魏时中胡才卿还城

岁晏谢纷务,掩关慕幽居。
於道良未亲,养真卿自娱。
孰谓双彦来,南征千里余。
忻然肯相过,修贽期读居。
媿无一日长,幸与斯文俱。
温温石中玉,皎皎渊底珠。
至瑶岂易求,欲速非良图。
雨余浮新绿,风暖勾萌舒。
閒斋对泮水,感物怀倚闾。
即此悟明德,远游竟何如。
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猜你喜欢

旱夏景延永,烈日天中央。欻欻燎原野,中人如探汤。

病肺苦焦渴,吐舌生喉疮。蔗浆与茗饮,未易苏膏肓。

稍惊气象变,云物来冥茫。仰枕视檐际,浩浩浮沧江。

忽得灌顶偈,洒然心地凉。雷公未鼓怒,风伯何猖狂。

扫荡太宇空,万影才斜阳。俯辞楚台上,拱立齐鼎旁。

一介命蝼蚁,敢干私雨旸。田夫信无罪,触热正驱蝗。

永巷苔深户半开,床头书剑积尘埃。
最怜小槛疏篁晚,幽鸟双双何处来。
西岳镇皇京,中峰入太清。玉銮重岭应,缇骑薄云迎。
霁日悬高掌,寒空类削成。轩游会神处,汉幸望仙情。
旧庙青林古,新碑绿字生。群臣原封岱,还驾勒鸿名。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

  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 故民可得而有也。

  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无择也。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无饥寒之患。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也。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署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无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遨,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今令民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车骑者,天下武备也,故为复卒。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无粟,弗能守也。”以是观之,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复一人耳,此其与骑马之功相去远矣。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无穷;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夫得高爵也免罪,人之所甚欲也。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

  陛下幸使天下入粟塞下以拜爵,甚大惠也。窃窃恐塞卒之食不足用大渫天下粟。边食足以支五岁,可令入粟郡县矣;足支一岁以上,可时赦,勿收农民租。如此,德泽加于万民,民俞勤农。时有军役,若遭水旱,民不困乏,天下安宁;岁孰且美,则民大富乐矣。

霁色莫澄鲜,和声入管弦。
人家无事日,时节放灯天。
璧月红尘外,东风绿酒前。
强陪儿女笑,病骨得轻便。

倦怀抱,阅尽斜阳,稍觅微波语。任坠香迷燕,乱红踏马,缄情无据。

问绛都花事,伤春泪泼閒风雨。并万感,吟夜醉晓,蛮芳成谱。

旧销魂处。傍珍丛千绕,而今涨笔狂尘,弦外调苦。

沈吟又拍阑干,荡云愁、海思如许。坐沧洲,还赚得天涯,文章羁旅。

半箧秋萧瑟,兰成身世重赋。

吴楚幽人少,先生鹤氅翁。考槃章水曲,卜筑庾关东。

五世长桑术,千秋禦寇风。道全心更逸,虑澹物俱空。

隐几逍遥得,虚舟浩渺同。农经翻药荈,轩问察疲癃。

内景篇犹在,先天画未穷。深居瑶草长,微咏綵毫工。

曾遇壶中叟,更寻河上公。烟霞双敝屩,天地一冥鸿。

白日金光满,青山石髓丰。柳垂陶舍绿,杏出董林红。

贤妇齐眉客,曾孙置膝童。三生长寿域,九转大还功。

岭接梅花国,湖连孺子宫。西江高士传,名在玉函中。

三劝农家敬主人,种它田土耐辛勤。若图借贷相怜恤,礼数须教上下分。

待次乡闾计索然,故人亭馆寓?跧。折腰五斗羞彭泽,破屋数间如玉川。

晓竹冒霜清节苦,夜禽啼月小声圆。萧条真趣非无赖,捽茹箪瓢素所便。

犬吠鸡鸣达四郊,依依烟火叠相交。时光暗转催农事,海味初来赡客庖。

细柳绿欺临水树,小桃红傲出墙梢。子云寂寞甘衰朽,更有何心作解嘲。

三年惠政留岩邑,千里归舟犯恶滩。
乌鹊信传知渐近,白鸥盟在未应寒。
轩帆遡遥路。
薄送瞰遐江。
舟车理殊缅。
密友将远从。
九里乐同润。
二华念分峯。
集欢岂今发。
离叹自古钟。
促生靡缓期。
迅景无迟踪。
缁发迫多素。
憔悴谢华{艹/丰}。
婉娩寡留晷。
窈窕闭淹龙。
如何阻行止。
愤愠结心胸。
既微达者度。
欢戚谁能封。
愿子保淑慎。
良讯代徽容。

怀玄默默向谁探,小寺逢僧始一参。日暮孤舟风浪息,满蓬花雨自毵毵。

攘功世之常,何至忧思起。放逐臣之分,何至愤投水。

胸有一部骚,不发不能已。骚卷留千秋,何关死不死。

石门关外天梯险,拚得身心到不难。为报五湖云水客,好来于此共跻攀。

何处携尊酒,东皋旧草堂。雨残沙路细,风软药苗香。

巢燕非时出,山蜂底事忙。老亲怜弱稚,欢喜故相将。

和风催我出郊去,好鸟还宜载酒听。草色遥联春树绿,湖光倒映远峰青。

歌喉润处花初落,诗韵拈来醉欲醒。逸兴强寻豁目处,颓然独立望沧溟。

惜墨如金不盈纸,画师惟有倪高士。别开生面写山林,肯使春风竞桃李。

形相脱略畦径出,木石与居真色起。有如老僧坐荒谷,万籁无声心若死。

苍茫东绢静有余,后来学者何纷挈。略如取士得皮相,遗其精者存其粗。

先生神妙本天性,狷介已号当时迂。强舒俗手求貌似,直以燕石矜璠玙。

此幅神完气逾古,经营已见良工苦。烛灺香残酒盏空,老郎自向厨头取。

忽云尾白待题识,今雨不来来旧雨。瓶花老屋冰雪深,数盆败菊横焦琴。

绝无炉火相暖热,但觉夜气寒森森。画图亦洗脂粉罄,与人与屋皆相近。

况是元冬百物枯,庭前树石还相证。我亦有心如槁木,未敢重偷升斗禄。

慭留诗债入新正,偿君自挂瓶花屋。

  钴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

  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然。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