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霞炫馀晖,日落川上明。漾舟循水岸,凝瞩瞰连城。
楼阁相映带,雉堞互回萦。春树郁苍苍,色与暮云平。
陟径坐孤驿,华烛荧如星。端居有馀閒,庭馆凄以清。
稍喜人语静,又闻翔雁鸣。依依越乡感,戚戚怀禄情。
览诗不成章,欲语谁与聆。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夫所为求褔而辞祸者,以褔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褔。夫求祸而辞褔,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
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三峡云连白帝城,风波九死得馀生。虎头狼尾乱流济,猫面马肝缘壁行。
中衍何妨需在险,心亨但见坎常平。况逢诗友慇勤问,宁复穷途哭步兵。
昔人探河源,云从火敦脑儿始。我行未至昆仑虚,未识河源何处是。
乃从海橃一登临,不见河源见河委。前日吴淞口,昨日清水洋。
无端沧海中,灿烂成奇光。布金非舍卫,抟土无娲皇。
是何海中沙,有若琉璃黄。舟人为我言,此乃黄河入海之故迹。
海色与天光,上下同一碧。黄河千里百里奔腾来,其势不能遽与海为一。
遂令海底皆黄沙,万丈光芒映朝日。始信河为四渎雄,入海犹难渝本质。
呜乎,龙门穿凿神禹功,送之入海事已终,谁从海外寻其踪?
昔人未见我及见,眼界洵足千秋空。岂比东方曼倩紫泥海,徒将谰语欺儿童。
日月被八极,覆盆自无明。阳春妪万物,孤翰有悲鸣。
所以圣明治,要烛幽隐情。一旱出料外,谁与填饥坑。
豪家亦何心,闭籴门忍横。指囷宽嗷嗷,凛若临大兵。
雨馀百忧洗,痛定犹忡怔。今代子曾子,赞画外台清。
高轩昨过我,绝尘不容瞠。归途出城闉,岸许闻啼婴。
下车非内交,一念千金轻。摩挲脱九死,感慨恩更生。
抱持涉数舍,见我托此?。再拜敢有渝,鞠养专厢荣。
嗟予何为者,世故亦饱更。识君千万间,胸次久已成。
所饥非一儿,公乎勉功名。
鸥雨分凉,鱼云织暝,一蓬山色依然。瘦影斜阳,碧天摇梦成烟。
仙山依旧无消息,奈东风、换了啼鹃。剩樽前、点点残红,飞近筝弦。
凭栏休说当时事,只丛祠箫鼓,流水鸦边。一片凄阴,可堪送我华年。
天涯何处无芳草,到春深、便觉堪怜。好留连、未是黄昏,休促回船。
道家称洞府,兹山第七天。宵中白日出,石窦黄龙蟠。
涓涓铁桥流,上与瑶池连。不见蟠桃树,但见梅花阡。
我欲折梅花,贻我心所欢。所欢在何处,仰视明月娟。
振衣发长啸,寤寐将焉谖。物役各有极,聊以返自然。
停轺畿辅正搜才,桃李千蹊是旧栽。玉尺罢量閒作字,几人法曲共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