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袁员外弹琴

郎官调绿绮,谷雪赏初晴。两忘弦与手,流泉松吹声。

问言踰八十,云尝见河清。挂帆望九华,神人歘相迎。

啖以海上枣,欢爱若平生。玄遇宁复得,惜哉遗姓名。

倪瓒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江苏无锡人。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集》。
  猜你喜欢
翠黛随妆浅,铢衣称体香。好风偏与十分凉。却扇含情独自、绕池塘。
碧藕丝丝嫩,红榴叶叶双。牵丝摘叶为谁忙。情到厌厌拚醉、又何妨。
怅望青山下,回头泪满巾。故乡多古树,落日少行人。
发鬓将回色,簪缨未到身。谁知武陵路,亦有汉家臣。

误怀手版应弓招,汩汩尘容葆鬓凋。潘拙本无乡曲誉,嵇驽偏恃母兄骄。

雨畦菘叶晨羞薄,风灶茶烟午睡销。纵到北山堪自笑,春萝秋桂久寥寥。

秋毫为重泰山轻,自觉年时宠辱平。却笑刘郎再来日,千帆万木动关情。

梅好惟嫌淡泞,天教薄与胭脂。真妃初出凤皇池。

酒入琼肌半醉。

东阁诗情易动,南楼玉管休吹。北人浑作杏花疑。

惟有青枝不似。

古寺幽深带碧川,坐来清昼永于年。虚堂市远人声断,小砌风微树影圆。

笔砚更偿閒里债,茗薰聊结静中缘。落花啼鸟春如许,却诵新诗忆遇贤。

英年异骨总超群,况复清才绝众芬。笔下词流称倒峡,赋成人意欲淩云。

取途自合先高足,语勇何须问败军。曾作汨罗江上客,巫阳招尽世谁闻。

绝代西家,风流容、二老柳堤花榭。管领公事湖山,芳晨并良夜。

开柘鼓、云裳雪面,似樊素、小蛮初嫁。鹊尾团香,螭头会食,高韵天假。

际升平、金紫神仙,两朝人凑合清狂社。冷眼江峰又饱,觑银戈红帕。

飞絮恨、青骢莫系,罗扇泪、哀松同泻。试呼公一片吟魂,夕阳之下。

山童传信到江乡,满纸云烟墨数行。西洛漫誇裴相国,南宫何羡米元章。

四朝黄发身仍健,五岳丹梯兴未忘。观物素谙玄化理,不须重问九还方。

向近千秋节,何言七月期。遗恩群玉宴,往事荷宫祠。

仙路云龙会,秋风鼓角悲。万人瞻彩仗,犹认吉行时。

秋风多,秋水波,行人击汰归山阿。
朝辞凤凰台,夕宿蒲苇中。
月照江流白,霜催山叶红。
征途已萧瑟,鸿雁互西东。
行看洞庭树,远在烟生处。
结庐枕山石,时时戴云雾。
未种鹿门田,岁月奄已暮。
山中九月甘菊黄,山家美酒郁金香。
苍松荫地百尺长,好呼仙客行羽觞。
速弦柱促,玄鹤为我舞,长歌紫芝曲。
拂袖还沾陇上霞,著书应长门前竹。
竹叶何青青,霞光何盈盈。
辟谷饵金石,凌虚蹑太清。
灵岩瀑布日夜悬,下有野雉雊远田。
林间仿佛白玉童,双吹铁笛上青天。
林屋之山清且虚,为问瑶草今何如?湖上若逢双鲤鱼,烦
君惠我尺素书。

甘棠堤上水平溪,野人掘河新筑堤。春风杏花三十里,长城道边闻马嘶。

使君考绩朝天去,沙堤惟见棠梨树。儿童骑竹待公还,父老攀辕愿公住。

公今到京勿久留,骢马重来堤上头。盐官户口三十万,寒则思衣饥则饭。

我今试作甘棠歌,父兮母兮可奈何。

颢气澄初晓,清江百丈秋。
桨摇山势动,船带日光流。
禽噪应知曙,鱼沉若避钩。
闲身非复昔,征棹莫迟留。
十里寒山路,香风正采茶。
偶随樵客去,一到隐君家。
细语生清月,闲心托片霞。
别来湖水阔,秋色上絺花。
其胎息注想之迷,因与酬唱水调歌头于后。
采取铅须密,诚意辨妍媸。休教错认,夺来鼎内及其时。二物分明真伪,一得还君永得,此事契天机。记取元阳动,妙用在虚危。
法寅申,行子午,总皆非。自然时节,梦里也教不属精津气血,不是肺肝心肾,真土亦非脾。言下泄多矣,凡辈奈无知。
当时无外守,方物四夷通。列土金河北,朝天玉塞东。
自将荆璞比,不与郑环同。正朔虽传汉,衣冠尚带戎。
幸承提佩宠,多愧琢磨功。绝域知文教,争趋上国风。

洞天风物几人知,暗得阴阳造化机。不似寒乡待邹律,四时岩际有芳菲。

碧树映红楼,佳人是莫愁。
竹枝看引凤,花色笑牵牛。
舞罢月初落,歌残云欲流。
何妨十日酒,醉杀秣陵秋。

几日山游霰雪稀,相随野老亦忘机。始怜洞里云堪卧,又忆人间岁杪归。

夜落梅花应满路,风含春色自吹衣。凭君为语王孙道,音信终须寄鸟飞。

  贾母便笑道:“这屋里窄,再往别处逛去罢。”刘姥姥笑道:“人人都说:‘大家子住大房’,昨儿见了老太太正房,配上大箱、大柜、大桌子、大床,果然威武。那柜子比我们一间房子还大,还高。怪道后院子里有个梯子,我想又不上房晒东西,预备这梯子做什么?后来我想起来,一定是为开顶柜取东西;离了那梯子怎么上得去呢?如今又见了这小屋子,更比大的越发齐整了;满屋里东西都只好看,可不知叫什么。我越看越舍不得离了这里了!”凤姐道:“还有好的呢,我都带你去瞧瞧。

  说着,一径离了潇湘馆,远远望见池中一群人在那里撑船。贾母道:“他们既备下船,咱们就坐一回。”说着,向紫菱洲蓼溆一带走来。未至池前,只见几个婆子手里都捧着一色摄丝戗金五彩大盒子走来,凤姐忙问王夫人:“早饭在那里摆?”王夫人道:“问老太太在那里就在那里罢了。”贾母听说,便回头说:“你三妹妹那里好,你就带了人摆去,我们从这里坐了船去。”

  凤姐儿听说,便回身和李纨、探春、鸳鸯、琥珀带着端饭的人等,抄着近路到了秋爽斋,就在晓翠堂上调开桌案。鸳鸯笑道:“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个凑趣儿的,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也得了个女清客了。”李纨是个厚道人,倒不理会;凤姐儿却听着是说刘姥姥,便笑道:“咱们今儿就拿他取个笑儿。”二人便如此这般商议。李纨笑劝道:“你们一点好事儿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鸳鸯笑道:“很不与大奶奶相干,有我呢。”

  正说着,只见贾母等来了,各自随便坐下,先有丫鬟挨人递了茶,大家吃毕,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按席摆下。贾母因说:“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挨着我这边坐。”众人听说,忙抬过来。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忙拉刘姥姥出去,悄悄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要错了,我们就笑话呢。”

  调停已毕,然后归坐。薛姨妈是吃过饭来的,不吃了,只坐在一边吃茶。贾母带着宝玉、湘云、黛玉、宝钗一桌,王夫人带着迎春姐妹三人一桌,刘姥姥挨着贾母一桌。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之物,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偏接过麈尾来拂着。丫鬟们知他要捉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鸳鸯一面侍立,一面递眼色。刘姥姥道:“姑娘放心。

  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个叉巴子,比我们那里的铁锨还沉,那里拿的动他?”说的众人都笑起来。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不听使,又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得一个儿!”众人方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贾母笑的眼泪出来,只忍不住;琥珀在后捶着。贾母笑道:“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闹的!快别信他的话了。”

  那刘姥姥正夸鸡蛋小巧,凤姐儿笑道:“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罢,冷了就不好吃了。”刘姥姥便伸筷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忙放下筷子,要亲自去拣,早有地下的人拣出去了。刘姥姥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个响声儿就没了!”

  众人已没心吃饭,都看着他取笑。贾母又说:“谁这会子又把那个筷子拿出来了,又不请客摆大筵席!都是凤丫头支使的!还不换了呢。”地下的人原不曾预备这牙箸,本是凤姐和鸳鸯拿了来的,听如此说,忙收过去了,也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凤姐儿道:“菜里要有毒,这银子下去了就试的出来。”刘姥姥道:“这个菜里有毒,我们那些都成了砒霜了!那怕毒死了,也要吃尽了。”贾母见他如此有趣,吃的又香甜,把自己的菜也都端过来给他吃。又命一个老嬷嬷来,将各样的菜给板儿夹在碗上。

  一时吃毕,贾母等都往探春卧室中去闲话,这里收拾残桌,又放了一桌。刘姥姥看着李纨与凤姐儿对坐着吃饭,叹道:“别的罢了,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怪道说,‘礼出大家’。”凤姐儿忙笑道:“你可别多心,才刚不过大家取乐儿。”一言未了,鸳鸯也进来笑道:“姥姥别恼,我给你老人家赔个不是儿罢。”刘姥姥忙笑道:“姑娘说那里的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笑儿。我要恼,也就不说了。”鸳鸯便骂人:“为什么不倒茶给姥姥吃!”刘姥姥忙道:“才刚那个嫂子倒了茶来,我吃过了,姑娘也该用饭了。”凤姐儿便拉鸳鸯坐下道:“你和我们吃罢,省了回来又闹。”鸳鸯便坐下了,婆子们添上碗箸来,三人吃毕。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