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号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县人。自幼勤奋好学。元大德二年(1298)登进士及第,时年47岁,人谓“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学,先召为集贤院学士、待制,继任承事郎,连任保宁(今四川境内)、彰德(今河南安阳)节度使。晚年归乡著述。世称其“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记”,且文思敏捷。下笔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颇丰,传世有《居庸赋》、《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书文,以散曲最著。
露华高,风信远,宿醉画帘低卷。梳洗倦,冶游慵,绿窗春睡浓。
彩条轻,金缕重,昨日小桥相送。芳草恨,落花愁,去年同倚楼。
茆屋山中早晚成,任他风雨任他晴。男婚女嫁多年毕,不待而今学向平。
虎踞龙蹯迹未消,尚留古刹话前朝。老僧不省英雄恨,夜夜寒江咽暮潮。
前年赐环承主恩,去年解裾辞王门。身经畏途色不动,心知世事口不论。
自顾平生为人浅,羡君逃名我不免。自怜垂老尚凭陵,羡君混俗我不能。
有酒便呼桃叶妓,得钱即饭莲花僧。
思君逸兴感衰残,几欲登临学谢安。倚杖青山愁里赋,当樽黄菊病馀看。
清辉自可青珠玉,文彩谁应惜孔鸾。皎月一天人两地,茫茫秋色不胜寒。
薄妆残醉倚郎怀,长看含葩髻上开。堪称色香俱第一,素馨花发等卿来。
历改新年十日赊,春阳今到野人家。琼葩著雨当轩放,丝柳含风舞岸斜。
不语翩翩著上燕,长开灼灼胜中花。西园试笔聊呼酒,川上晴光动日华。
寒风变衰草,原野正萧条。马嘶人影乱,落月在树梢。
姑苏四百里,未惮跋涉劳。遥知黄鹄举,六翮凌云霄。
审问方知道,冥行易失岐。每因贪径捷,多致落嵚巇。
浪谓途言惑,先由己意移。知津要端的,直造始无疑。
瞽者不视色,聋者不听声。观其动作间,视听由心生。
一心苟有蔽,耳目绝聪明。
一閒殊足乐,物物入吾诗。雨过苔逾碧,风来竹屡攲。
日长思睡急,磨老出茶迟。近得边头信,今当六月师。
波漾冰盘上碧空,旅怀尊酒对孤蓬。四时月色唯今好,九十秋期此正中。
断续笛声来远浦,两三鸿影度江枫。相思翘首天南北,坐对清光知与同。
巫山倚白云,云车巫山断。举头闻猿啼,忽见巫山半。